2022年全年需要降低预期。长期来看,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均值回归的规律,股市的运行也是如此。19-21年万得全A和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年化涨幅为22%和37%,高于05年以来的年化涨幅13%和18%,我们认为2022年指数会相对平淡,投资者需降低年度收益率的预期。今年一季度行情之后,市场将会面临两个扰动:一是通胀的压力,全球尤其是欧美经济复苏将会推动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我国面临输入型的通胀压力,同时由于猪周期10个月的效应可能导致今年5-6月猪价开始上行,进而推高国内CPI。通胀压力下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中国国债利率也面临上行压力,进而制约A股估值;二是盈利的周期性波动,2002年以来五轮A股ROE上升周期平均持续6-7个季度,本轮ROE于20Q3开始回升,预计将于22Q1见顶,之后通胀周期将步入后期,届时A股ROE下行压力加大。
一季度行情均衡配置低估的大金融、高景气的硬科技和跟随反弹的消费。第一,低估的大金融。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被对冲以及房地产债务担忧消退,大金融行业有望迎来修复。2021年大金融板块涨幅、估值、基金持仓均处在低位。当前(2021/12/31,下同)PB(LF)来看,银行为0.6倍(处0.0%分位)、房地产为1.0倍(处4.4%分位)、证券为1.8倍(处44.5%分位),且在基金配置比例低,21Q3基金重仓股中券商相对沪深300低配5.8个百分点,银行低配8.7个百分点,房地产低配0.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大金融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券商。2019、2020年券商净利润同比分别为75%、36%,对应券商指数全年最大涨幅为56%、55%,而21年前三季度券商净利润累计同比为24%,申万券商指数21年还下跌了4.2%。此外,当前地产政策面已经出现积极变化,信用风险担忧有望下降,目前房企境内发债政策开始松动,房企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个人住房贷款也恢复正常,我们认为房地产依旧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历史上,春季躁动行情中银行地产出现修复的概率较大。第二,高景气的硬科技。上文我们分析过,新能源车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但盈利增速有所下滑叠加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阶段性消化估值需要等市场环境改变,一季度难以出现。第三,消费跟随式反弹。2021年大消费行业跌幅较大,背后是消费行业基本面的恶化。往后看,消费板块的基本面有望回暖,性价比将改善,但整体看消费板块的机会不会很大。
风险提示:进入滞胀期。通胀大幅上行,国内外宏观政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