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下旬,国内金饰市场迎来标志性时刻 —— 老凤祥、周大福等头部品牌足金 999 克价相继突破 1300 元,较 10 月初上涨 12%,创 2013 年 “抢金潮” 以来新高。巧合的是,同期资本市场 “AI 泡沫” 担忧持续发酵,中证 AI 指数单周回调 8%,北向资金一周内从 AI 板块净流出 20 亿元,转而净流入黄金相关板块 15 亿元。这一 “消费端金价创新高 + 资本端避险资金迁移” 的共振,并非偶然,而是风险偏好下降周期中,黄金 “金融属性 + 消费属性” 双重价值的集中爆发。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存在两大认知难点:一是金饰克价 1300 元背后,品牌溢价与黄金本身价值如何拆分?二是 AI 泡沫担忧下,黄金产业链哪些环节具备真投资价值?深耕大类资产配置 22 年的 “股票合作老吴”(吴老师),凭借 “消费现象穿透 - 资金逻辑拆解 - 标的精准筛选” 的实战体系,已提前布局黄金开采、金饰品牌等核心标的。其定制化合作服务更能破解 “金价波动大、标的分化强、仓位难把控” 等痛点,助力投资者把握避险行情。
一、金饰克价站上 1300 元:消费与金融的双重驱动
品牌金饰克价突破 1300 元,看似是消费端的价格现象,实则是 “国际金价支撑 + 避险需求拉动 + 消费场景复苏 + 品牌溢价提升” 四重逻辑的叠加,需穿透表象看清核心驱动力。
(一)金融属性打底:国际金价与避险需求的共振
金饰价格的核心锚是国际金价,而当前国际金价正处于 “美元走弱 + 避险升温” 的双重支撑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