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1.14 万亿元公募资金扎堆涌入电新赛道,当华夏基金以 127 亿元重仓规模领跑行业增持,当储能温控、光伏电池等细分领域持仓环比激增超 2 个百分点 —— 这些 2025Q3 公募基金持仓数据,在吴老师深耕 15 年的新能源投资体系中,正清晰勾勒出 “结构分化下的确定性机会”。作为股票合作服务的核心策略依据,吴老师团队结合 12986 支基金季报数据、行业基本面与机构行为逻辑,从持仓全景、赛道拆解、标的筛选到策略落地,为合作客户解码电新领域的机构级投资机会。
一、持仓全景:电新行业的机构配置画像
(一)整体仓位:逆势增持的核心赛道地位
2025Q3 电新行业(申万电力设备)在主动管理型基金中的持仓呈现 “双升” 格局,凸显机构对其核心资产属性的认可:
“电新行业在三季度的增持潮,本质是‘高景气韧性’对机构资金的吸引力。” 吴老师在新能源策略会上强调,当消费、地产等板块增速承压时,电新行业 18% 的季度业绩增速(Wind 一致预期)成为机构防御与进攻的双重选择。
(二)细分结构:五大板块的分化图谱
公募持仓呈现 “新能源发电强于新能源车,细分环节差异显著” 的特征,2025Q3 五大核心板块持仓变动如下:
板块 | 持仓占比(%) | 环比变动(pct) | 核心变动逻辑 |
新能源汽车 | 5.28 | +1.13 | 上游锂价企稳,新技术路线爆发 |
光伏 | 4.18 | +1.43 | 电池效率突破,海外需求超预期 |
风电 | 3.46 | +0.14 | 海缆 / 塔筒订单放量,成本下行 |
储能 | 5.60 | -2.20 | 板块内分化,新型储能逆势增长 |
核电 | 0.73 | -0.05 | 项目审批节奏放缓,短期承压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2025.11.12)
吴老师团队进一步拆解发现,持仓分化背后是 “业绩确定性” 与 “估值性价比” 的双重考量:增持板块均具备 “季度业绩增速超 20%+ 估值低于历史中枢 30%” 的特征,而减持板块多受短期供需失衡或政策节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