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期布局龙头,既赚转型的钱,又赚情绪修复的钱。” 李总反馈,本月布局的 20 亿元平安仓位已实现 12% 浮盈,符合预期。
(二)散户客户:“龙头 + ETF” 稳健方案
拥有 50 万元资金的散户陈先生,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吴老师设计 “5+3+2” 方案:
核心标的(25 万元):15 万元中国平安(长期持有)+10 万元中国人寿(防御配置),绑定行业成长与安全垫;
卫星标的(15 万元):8 万元东方财富 + 7 万元保险 ETF(512070),捕捉板块红利;设置 30% 止盈线、15% 止损线;
现金储备(10 万元):若板块 PB 跌至 0.75 倍(历史极值),补仓核心标的至 60% 仓位。
截至 11 月 19 日,该组合本月上涨 8.5%,显著跑赢金融板块指数(涨幅 3.2%),且最大回撤仅 4.1%,防御性突出。
(三)产业客户:“业务协同 + 资产增值” 方案
从事保险中介的赵总,计划用 500 万元闲置资金投资,需兼顾产业资源与收益:
“投资既获得 10% 浮盈,还拿到稀缺代理权,公司营收增长 18%。” 赵总对方案高度认可。
五、操作指南:“监测 - 应对 - 风控” 全流程体系
基于保险行业 “转型加速、交易低迷” 的特征,吴老师建立全流程操作框架,帮助客户把握布局窗口:
(一)核心监测指标体系
转型监测:每月跟踪保障型保费占比(平安≥60%、太保≥55% 为安全线)、新业务价值率变化;
资金监测:每周更新保险资金入市进度(月均新增≥300 亿元为积极信号)、北向资金流向(单日净流入超 2 亿元警惕情绪升温);
盈利监测:每季度跟踪投资收益率(目标≥3.5%)、费用率变化(控制在 32% 以下);
交易监测:每日跟踪板块换手率(≥0.6% 为资金进场信号)、成交额变化(较均值增长 30% 以上关注)。
(二)行情阶段应对策略
阶段 | 触发条件 | 操作策略 |
布局窗口期 | 板块 PB≤0.85 倍,北向资金停止减持 | 加仓核心标的至 60%,卫星标的保持 30% |
转型验证期 | 保障型保费增速突破 20%,投资收益率回升至 3.6% | 维持核心仓位 50%,减持 10% 卫星标的 |
估值修复期 | 板块 PB≥1.2 倍,换手率≥1% | 减持 40% 核心标的,转向成长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