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鲁晓夫
其实稍微聪明一些的人都能够意识到,赫鲁晓夫此举背后可谓是包藏祸心。所以,为了不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情义”,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共领导明确拒绝了这个提议。
可当时的赫鲁晓夫在全球几乎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更是鲜少有敢于悖逆其意思的存在。
可就是这么一个自大狂妄且极其爱面子的人在毛主席等领导面前吃了闭门羹,这让心胸狭隘的赫鲁晓夫怀恨在心,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考虑着怎么让我们难堪。
然而当时的中国虽然不富裕,但是对待朋友还是真心实意的,自身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尽管赫鲁晓夫心中对我们怨怼异常,可始终拿我们也没办法。

赫鲁晓夫
1960年6月,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赫鲁晓夫再次想要以势压人,粗暴地干涉别国。对此我国坚决反对,这让赫鲁晓夫有些下不来台。
于是当年的7月16日,苏联外交部照会中国,决定召回所有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闻听这个消息后,我国虽然多次就此问题进行交涉。
希望苏联能够考虑中苏双方之间的约定,收回这个命令。但在赫鲁晓夫的授意下,苏联官方拒绝了我们的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当年9月1日,在华的1390名苏联专家被全部撤走,而与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各种援建我国的设计图纸、关键设备与零件。
而更为让人感到气愤的是,苏联此举过后还落井下石,可恶地切断了对我国发展建设至关重要的汽油与卡车供应。
而由于苏联专家的撤离,他们援建我们的300多个项目有155个“烂尾”了!而且因为我们没有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这155个援建项目无法继续推进,最后几乎全部报废。
而就在我们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时,苏联再次对我们狠狠地“踩了一脚”。1959年10月31日,我国外贸部长叶季壮约见了苏联相关部门的官员。

叶季壮
表达了由于自然灾害和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影响,出口计划需要调整的意思。
这其中,中方对于苏联的订单要重新评估,但对于之前向苏联的贷款,依旧会按照约定在1961-1965年还清本息。
而在贸易方面欠苏联的20亿卢布,可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还清。其实根据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苏联不地道的做法,我方有这样的反应实属正常不过。
但一个多月后,苏联的外贸部长帕托利切夫发表了一则令人感到异常气愤的声明:苏联同意就中方的建议进行谈判;同时声称中方在未经与苏联商议的情况下,

帕托利切夫
私自将还款期限定在5年,是一种单方面地无礼行为,苏联对此表示不满。同时逼迫中国应该在合同有效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清偿贸易欠款。
尽管某些苏联官员在逼债方面像极了中国的地主黄世仁,但不管怎么说,欠债还钱都是天经地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