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刊文宣称: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外债”的国家。
至此,从建国初期算起,我们向苏联借的所有贷款包括抗美援朝在内的86亿的军火债全部还清。
但实际上建国之初的十多年,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能够与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国家十分有限,因此国家所能够获得的外汇储备更是少之又少。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高达数十亿的巨额债务,我国究竟是依靠什么去偿还的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打大仗,向老大哥“伸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整个国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然而建国之初,新中国缺乏启动资金。与此同时,由于战争的需要,还维持了庞大的军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单单是军费开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建国之初的军队
而为了挤出军费用于发展民生和经济,1949年12月5日,中央军委根据实际情况发出了指示:
要求现役的人民解放军部队,除了要执行作战任务和执勤任务的部分,其余所有部队都要投入生产劳动,让军队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减轻负担!
本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央的这一举措可以说是非常得当和及时的,如果按照这个政策执行,那么用不了多久新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就会大为改观。
但理想是美好的,意外却是突然的。1950年6月份朝鲜战争爆发。起初战斗规模不大,范围也仅局限在朝鲜半岛。
尽管朝鲜战争背后有美苏的影子,但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不淌这趟浑水,一心一意的搞我们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
然而美帝发起这场战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和遏制新生红色政权的发展。而且在他们眼中,新中国虽然战胜了日军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
麦克阿瑟
但归根结底的整体实力还是入不了他们的法眼,所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更是嚣张狂妄至极地派遣飞机飞至中朝边境,轰炸我边境军民设施。
俗话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虽然我们并不想与美军正面为敌,但如果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视我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肆意践踏我国的国家尊严。
那么即便我们的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的各项发展还没有步入正轨,我们的解放军也不惜一战。
于是1950年10月19日,在毛主席的命令下,一队队志愿军战士高唱着保家卫国的战歌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抗击美帝等侵略者。
但是直到战斗打响之后,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才领略到了美军强大的火力。要知道以往不管是与日军交战还是与国民党军交战,我军从未感到压力如此之大。
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给与联合国军以颜色,志愿军战士也拿出了所有的家当,各种武器轮番开火,将愤怒的火焰全部都倾泻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身上。
志愿军战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军内部弹药短缺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尽管在战场上也有缴获,但是为了维持强大的火力输出,缴获的武器对作战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而联合国军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窘迫,于是狡猾地抓住我们的弱点,开始发起更为猛烈地进攻,企图将志愿军彻底消灭。
可看着前线弹药物资告急,国内的大后方却干着急没办法。因为建国之初,各项经济建设还未展开,国家根本没有能力为志愿军急速装备武器。
无奈之下,当年11月7日,毛主席亲自致电斯大林,请求苏联在来年的1到2月份为中国提供36个师的步兵装备,同时列出了武器清单。
1951年6月,由于战事持续吃紧且短时间内没有结束的迹象,为了保证前线战士的武器供给,彭德怀、徐向前等人赶往莫斯科,就再购买60个师的装备问题与苏方开展谈判。
可由于当时苏联在经过卫国战争后元气大伤,虽然整体情况好于我国,但一下子拿出60个师的装备于他们而言也是超出能力之外的。
苏式装备
于是经过洽谈,苏联表示当年只能提供16个师(其中3个师是援助朝鲜)的装备。尽管后期苏联以各种理由减少供给,但当年还是为我们提供了4个师的装备。
由于当时的我国没有外汇,所以买苏联的东西还要向苏联贷款。而整个50年代,苏联为中国提供的贷款共计13笔,总金额为66亿(旧卢布)!
这66亿旧卢布加上后来苏联对中国的蔗糖贸易贷款3.296亿新卢布(新旧卢比的比例为4.45:1),我国共欠苏联的贷款本金合计大约为80亿旧卢布。
由于贷款期限较长,其中无息贷款较少,最后林林总总加起来连息带本,我国一共欠下了苏联大约86亿人民币。
这些钱现在看起来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并不算什么,可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入更是捉襟见肘。
中苏友谊
因此86亿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当时的人们认为,苏联与我们均属社会主义阵营,大家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即便苏联要债,也必定会考虑彼此间的情分,不会逼得太急。
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5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关系的急速恶化,我们欠苏联的债务立即就成了我们身上巨大的压力!
中苏交恶,被逼还债
1953年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为人狂妄自大且自负,仗着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和社会主义阵营主要话事人的角色。
对于世界上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常常指手画脚,可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偏偏对这种颐指气使很是反感。
5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争霸日益升级,苏联为了将自身的影响力扩展到太平洋地区,好时时刻刻警惕美国的动向,就产生了在我国建立“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的想法。
赫鲁晓夫
其实稍微聪明一些的人都能够意识到,赫鲁晓夫此举背后可谓是包藏祸心。所以,为了不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情义”,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共领导明确拒绝了这个提议。
可当时的赫鲁晓夫在全球几乎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更是鲜少有敢于悖逆其意思的存在。
可就是这么一个自大狂妄且极其爱面子的人在毛主席等领导面前吃了闭门羹,这让心胸狭隘的赫鲁晓夫怀恨在心,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考虑着怎么让我们难堪。
然而当时的中国虽然不富裕,但是对待朋友还是真心实意的,自身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尽管赫鲁晓夫心中对我们怨怼异常,可始终拿我们也没办法。
赫鲁晓夫
1960年6月,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赫鲁晓夫再次想要以势压人,粗暴地干涉别国。对此我国坚决反对,这让赫鲁晓夫有些下不来台。
于是当年的7月16日,苏联外交部照会中国,决定召回所有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闻听这个消息后,我国虽然多次就此问题进行交涉。
希望苏联能够考虑中苏双方之间的约定,收回这个命令。但在赫鲁晓夫的授意下,苏联官方拒绝了我们的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当年9月1日,在华的1390名苏联专家被全部撤走,而与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各种援建我国的设计图纸、关键设备与零件。
而更为让人感到气愤的是,苏联此举过后还落井下石,可恶地切断了对我国发展建设至关重要的汽油与卡车供应。
而由于苏联专家的撤离,他们援建我们的300多个项目有155个“烂尾”了!而且因为我们没有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这155个援建项目无法继续推进,最后几乎全部报废。
而就在我们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时,苏联再次对我们狠狠地“踩了一脚”。1959年10月31日,我国外贸部长叶季壮约见了苏联相关部门的官员。
叶季壮
表达了由于自然灾害和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影响,出口计划需要调整的意思。
这其中,中方对于苏联的订单要重新评估,但对于之前向苏联的贷款,依旧会按照约定在1961-1965年还清本息。
而在贸易方面欠苏联的20亿卢布,可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还清。其实根据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苏联不地道的做法,我方有这样的反应实属正常不过。
但一个多月后,苏联的外贸部长帕托利切夫发表了一则令人感到异常气愤的声明:苏联同意就中方的建议进行谈判;同时声称中方在未经与苏联商议的情况下,
帕托利切夫
私自将还款期限定在5年,是一种单方面地无礼行为,苏联对此表示不满。同时逼迫中国应该在合同有效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清偿贸易欠款。
尽管某些苏联官员在逼债方面像极了中国的地主黄世仁,但不管怎么说,欠债还钱都是天经地义的。
更何况,我们从未想过因为苏联如此粗暴地对待我们,我们就借此赖掉这笔账。而在苏联发布照会后的第三天,毛主席就公开表态:
不管怎么样,过去我们答应买武器弹药按半价的,现在我们还是按半价还债,一个钱也不赖。
经济建设的设备也是一个钱不赖,欠多少还多少。这是苏联人民的钱,我们要对得起苏联人民,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他们帮助了我们。
现在他们领导这么反华,但是钱是苏联人民的钱,还是全部还清。各地方、各部门要下决心把东西挤出来!
毛主席
由于毛主席的这番话,1959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全党大搞对外贸易收购和出口运动的紧急指示》。
就这样,全中国开启了“勒紧裤腰带还债”的苦日子……
农产品换外汇;
由于苏联逼债期间,中国正赶上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民群众都过的异常艰难。
但中国人穷是穷了点,可说话算话。即便是我们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早日把欠的债还上,好在苏联面前挺起腰杆做人。
尽管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都十分理解国家的难处,生活中也都尽可能的勤俭节约。可当时建国不过10年时间,期间又经历了朝鲜战争。
不论是国家的税收还是贸易都不容乐观。而且由于我国当时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外汇储备更是少得可怜,根本无法抵偿欠苏联的债务。
万般无奈之下,在党中央的号召下,经过与苏联的协商,我们最终选择用农副产品来抵债。
农副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肉、蛋、奶、果和轻纺织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苏联。可即便大家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但这些农副产品的价值太低。
对于我们欠下的巨额债务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如果仅仅靠着靠这些农副产品还债,不仅会加剧自然灾害期间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的困难,更会无限期延长还债期限。
于是在经过一番研究后,我们改变了策略,用这些农副产品换成外汇,在这个过程中多多少少可以增加价值,如此一来就可以加快还款的进度。
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艰难了。当时本就是自然灾害肆虐的时代,各种农作物的产量都异乎寻常的低。
而且苏联对于我国抵债的农副产品制定了严格的验收标准,但凡没有达到他们标准的农副产品,他们是一律不予接收的。
于是最后考虑到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维持生活的必要条件,党中央再次转换思路,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我国工业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矿产顶外债
众所周知,在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是世界上闻名的工业国。而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对于矿产的需求是巨大的。
早期矿场
虽然苏联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更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但由于其处于较高纬度,许多地方的矿产开采条件非常苛刻。
再加上苏联的工业中心在其西部,而就近的高质量矿产已经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开采,一时间已经没有新的矿产可供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用我们国内的矿产抵债的建议,苏联是十分高兴地。因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就曾到过我国的东北,也开展过一些矿产的勘探工作。
因此,苏联人对于我国的矿产资源可谓十分的感兴趣。而且苏联虽然也需要我国的农副产品供给,但归根结底工业发展才是其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矿石
就这样,中苏就还债方式达成了一致。于是我国的西北和东北的各种稀有矿产纷纷开始提供成品矿,然后通过火车运往苏联。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开矿的需要,也在客观上提高了我国对于各种矿产的勘探与开采能力,同时还带动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矿产资源属于工业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且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储量更是庞大,可以源源不断地开采,然后运往苏联。
在矿产和农副产品相继运往苏联的情况下,我国的还款速度明显提高。由于苏联对我国的矿产需求较大,种类也从一般矿产发展到“钨、锑、铅、锡”等稀有矿种。
在这种还款模式下,直到1965年,我国才总算还完了欠苏联的所有外债,而我国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外债的国家。
结语:
其实纵观我们的还款历程,国家和人民群众都经受了巨大的困苦。但好在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度过了难关。
中国经济腾飞
如今的中国经济早已经腾飞,自身更是跻身进入世界经济体前列,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对于那段艰苦岁月,我们同样不能,也不敢忘怀!
强大的国家是人民的依靠,而反过来爱国的人民也是国家力量的源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和古国,自古以来都是热爱和平且开放包容的。
当下世界发展多元化趋势明显,世界各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日渐增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想要继续加快发展,势必要把握机会,依靠人民。
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当下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行稳致远,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榜样和典范。
参考文献:
《苏联施压,中国“争气”提前还债》——粮油市场报
《苏联曾逼中国还债? 》——侨报
3.《苏联是否在三年困难时期逼中国还债》——刘艺
4.《那些年,苏联确实“逼了债”》——史云
2025-05-09
2025-05-08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9
股票分成,股票代操盘,炒股合作 炒股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推荐股票合作投资股票合作专业炒股黑马牛股长期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炒股合作,股票合作分成,股市预测及股票推荐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推荐股票合作分成,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咨询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