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苏联的工业中心在其西部,而就近的高质量矿产已经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开采,一时间已经没有新的矿产可供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用我们国内的矿产抵债的建议,苏联是十分高兴地。因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就曾到过我国的东北,也开展过一些矿产的勘探工作。
因此,苏联人对于我国的矿产资源可谓十分的感兴趣。而且苏联虽然也需要我国的农副产品供给,但归根结底工业发展才是其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矿石
就这样,中苏就还债方式达成了一致。于是我国的西北和东北的各种稀有矿产纷纷开始提供成品矿,然后通过火车运往苏联。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开矿的需要,也在客观上提高了我国对于各种矿产的勘探与开采能力,同时还带动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矿产资源属于工业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且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储量更是庞大,可以源源不断地开采,然后运往苏联。
在矿产和农副产品相继运往苏联的情况下,我国的还款速度明显提高。由于苏联对我国的矿产需求较大,种类也从一般矿产发展到“钨、锑、铅、锡”等稀有矿种。
在这种还款模式下,直到1965年,我国才总算还完了欠苏联的所有外债,而我国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外债的国家。
结语:
其实纵观我们的还款历程,国家和人民群众都经受了巨大的困苦。但好在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度过了难关。

中国经济腾飞
如今的中国经济早已经腾飞,自身更是跻身进入世界经济体前列,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对于那段艰苦岁月,我们同样不能,也不敢忘怀!
强大的国家是人民的依靠,而反过来爱国的人民也是国家力量的源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和古国,自古以来都是热爱和平且开放包容的。
当下世界发展多元化趋势明显,世界各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日渐增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想要继续加快发展,势必要把握机会,依靠人民。
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当下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行稳致远,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榜样和典范。
参考文献:
《苏联施压,中国“争气”提前还债》——粮油市场报
《苏联曾逼中国还债? 》——侨报
3.《苏联是否在三年困难时期逼中国还债》——刘艺
4.《那些年,苏联确实“逼了债”》——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