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500万价格段成交占比27.5%,位居首位;150-500万价格段占比55%。

从上图能够看出来,排名第一的350-500万的价格段,较上个月增长近一倍!
这个范畴,对于深圳而言,只是深圳西部楼盘的门槛价位,也是绝大多数东部刚需板块的总价范畴。
深圳市场的改变已经发生:
上半年是豪宅市场崛起,如今是刚需市场开始发力。
那么,深圳刚需市场的回暖,又是为啥呢?
如果说此刻上海刚需的入场,还有一部分本地政策的推动,那么深圳则完全是因为价格。
一边是二手房东贴近指导价卖,另一边是新房开发商花式给优惠。
这个时候,买房的或许不着急,但卖房的确实是更着急。
二手房方面,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8月份低于指导价成交的房源比例约为21.4%,对比7月的18%不降反升。
另外,超50%房源接近指导价水平,甚至是低于指导价水平成交。
这不,深圳过半二手房近指导价成交,还冲上了今早的热搜。

朋友圈的中介几乎每天都在发贴近或低于指导价的“笋盘”,着实看得人心痒痒。
抛开行情不谈,二手房价的下调,对于很多刚需客来说,确实是个上车最好的机会。
新房方面,龙岗区、光明区和坪山区的各个新盘促销的手段,已经卷出了花。
就拿最近开盘的保利明玥澜岸来说,均价3.32万/平米,做到片区乃至除了大鹏新区外深圳最低,还能在低首付的情况下,做到首付分期:
7天内0.5成首付,年底0.5成首付,第二年6月和12月各付1成。
如此力度,真的是够卷。
再比如龙岗中心城的万科金域学府,地段还可以,但也在价格上给出优惠,总价最低305万,首付最低91.5万。
在开发商让利求生的情况下,不少刚需此刻就抵不住进场淘笋了。
当然,如今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担忧“安全”,有些楼盘,就算有折扣也不要建议入场。想要知道你看中的楼盘开发商是否稳健,可以扫码添加我们微信问一问,毕竟买房这件大事,多问一嘴总没错。

除了上海和深圳之外,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刚需趁着低价上车的案例。
比如北京外溢的环京片区,比如苏州等。
区别在于,环京片区是限购解除后北京刚需购买力的涌入,而苏州外围则是由于十足的价格优势。
根据《华夏时报》的采访,中秋节期间廊坊市区及燕郊的多个项目,平均销售量都在3天20套左右,而以往则是2-3套最多。
环京片区的活跃一方面是由于整体的价格优势,目前廊坊的房价平均水平依然处于11000元/㎡,对于隔壁的北京有明显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