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扎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十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十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83.8%,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我国安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十年。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建立起了一整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这些制度建设的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总体比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够高,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相比,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坚定信心,不骄不躁,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建设,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请问在推动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何更好满足老百姓的新期待?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胡祖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华大地上如期全面建成了惠及全体人民、含金量高的小康社会。人民生活的质量和社会的共享水平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全方位跃升。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一个历史性、三个全方位。
第一,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在此基础上,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至2.5:1。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多人。体现社会品质和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超过37辆,比2012年翻了1倍还多。住房条件也显著改善,城镇棚户区改造3961万套,惠及9000多万居民。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000多万户,1.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享受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人民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都成为了大众消费,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