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差异性或差异性不明显,导致行业像浪潮般,兴起一波倒闭一波。
而从较大的经济实体来看,县市一级的高新产业园区趋同质化问题严重。单个园区体量的上升出现严峻考验,一般的产业园往往不能落实整体产业配套,导致应对周期性风险能力偏弱。出现周期性风险就只能倒闭或者转移。而核心企业的转移又会导致已经入驻但无力转移的企业面临倒闭。

三、背后的核心逻辑
很多东西都是注定的。中国的人口体量是注定的,经济的周期性也是注定的。80后想赶上下海经商不现实,不过他们赶上了互联网红利和一部分房地产红利;00后的人注定就是赶不上中国房地产红利时期,也没赶上互联网大红利时期,他们刚刚成年这些行业就已经开始卷起来了。
周期既然是注定的,那么看清过去很重要,看清未来更重要。正如2014的困难现在来看确是最近的一次牛市筑底期;2018困难但那居然成为了最近几年股市再腾飞的基础。今天也不容易全球滞胀,全球持续经历困难,GDP增长减缓通胀开始加剧,且资本市场也出现了大面积的结构性估值缩水。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大家的情绪开始变得低沉,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也出现消极。没钱的不用说,有钱的老百姓更多的是减缓消费分散投资试图抵抗资产贬值风险。各行各业开始出现内卷,使得生意变的相对困难市场变的更加残酷。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经历的这些,在过去中国的历史上也经历过很多次。结果就是每次经历这种情况之后,我们都能走出新的道路、新的行业,或出现新的机会,而且每当将来回头再看现在的时候,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时间点。

总结
中国消费市场除了在经历各种变革外,还在经历着结构性周期。除了日常开支的基础消费外,居民拥有的可支配收入是促进消费的根本。当前经济环境下我们的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幅明显,带来了中国长期消费的增长。如今受到多方面的短期影响与经济周期的必然波动,中国的经济环境将不可改变地迎来新局面。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成就了这四十年来所有人生活向好、资产增长的基础。而去年在提出,必须把促进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会成为今后三十年,影响大家生活和资产增长的新基础。

这些变化必然会导致未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资产增长将会迎来不同程度的改变。而个人在时代中显得渺小无力,时代变化对于个人来说也显得残酷。
那么面对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你做了什么准备吗?对经济周期的规律是否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何评价?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