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战布局策略:从 “泡沫识别” 到 “机遇锁定”,三步实现稳健收益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 “培育期”,波动较大,需通过 “泡沫识别→标的筛选→节奏把握” 三步策略,避开风险、锁定收益,吴老师结合国家发改委政策与产业数据,制定以下实战策略:
第一步:用 “泡沫识别工具” 排除风险标的(避免踩雷)
吴老师团队结合国家发改委 “泡沫特征”,开发 “人形机器人泡沫识别工具”,从 “研发投入、订单落地、技术壁垒、估值水平” 四大维度识别泡沫标的,核心指标如下:
识别维度 | 泡沫标的特征 | 非泡沫标的特征 |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比<2%,无核心专利(<10 项) | 研发投入占比>8%,核心专利≥50 项 |
订单落地 | 2024 年无相关订单,或订单金额<5000 万元 | 2024 年订单金额>1 亿元,同比增长>50% |
技术壁垒 | 核心零部件进口占比>90%,无国产化能力 |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30%,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
估值水平 | 市盈率>150 倍,市净率>10 倍 | 市盈率<50 倍,市净率<5 倍 |
第二步:用 “政策跟踪法” 把握入场时机(避免踏错节奏)
人形机器人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需通过 “政策节点” 判断入场时机,核心跟踪国家发改委的三大政策信号:
第三步:用 “动态止盈止损策略” 锁定收益(避免利润回吐)
人形机器人产业波动较大,需设置动态止盈止损点,吴老师团队针对该产业制定的策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