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信号】2025 年 11 月以来,A 股 AI 智能眼镜产业链上演 “涨停潮”:光学组件、SoC 芯片等核心环节龙头股单日封板,板块指数 10 日累计涨幅突破 65%,其中某光学器件标的区间最大涨幅达 320%。这场资本狂欢并非偶然,而是 “大厂入局 + 技术突破 + 需求爆发” 的产业共振,拥有 22 年实战经验的股市老吴(吴老师)直言:“AI 智能眼镜是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计算终端,2026 年规模化拐点前夜,正是布局黄金期。”
“新终端革命从来不是概念炒作,只有看透‘技术迭代 — 产能释放 — 业绩兑现’的传导路径,锁定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产业链龙头,才能抢占先机。” 吴老师凭借 “政策导向 — 技术成熟度 — 机构持仓” 三维框架,已从产业链筛选出 6 只核心标的,近 15 日平均涨幅达 58%,远超板块平均水平。本文将拆解 AI 智能眼镜引爆资本市场的底层逻辑、高价值赛道与核心标的,详解吴老师实战策略与定制化合作服务,助力投资者把握千亿级风口。
一、引爆逻辑:AI 智能眼镜的三重产业共振
吴老师结合产业数据指出,AI 智能眼镜的爆发具备强烈必然性,其战略价值堪比 2019 年的 TWS 耳机行情:
(一)底层驱动力:供需政策形成三角支撑
供给端:大厂密集入局构建产业生态
全球科技巨头集体押注下一代计算终端:阿里将于 11 月 27 日发布夸克 AI 眼镜 S1,百度推出小度 AI 眼镜 Pro,苹果升级 Vision Pro 硬件,华为、小米等已完成产品布局。头部厂商的技术投入加速产业链成熟,如光波导模组良率从 60% 提升至 90%,带动硬件成本下降 40%,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需求端:尝鲜经济激活千亿市场
消费端数据印证需求爆发:天猫 AI 眼镜品类成交额同比暴涨 2500%,京东 “双 11” 期间成交额同比增 346%,居数码细分品类增速第一。IDC 预测,2025 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突破 275 万台(同比 + 107%),2026 年将达 491.5 万台,正式迈入规模化阶段,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800 亿元。
政策端:硬科技支持力度加码
工信部将智能穿戴设备纳入 “十四五” 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对光学显示、AI 芯片等环节给予研发补贴。如某光波导企业获江苏工信厅 2000 万元专项扶持,直接降低技术迭代成本。
(二)四大战略投资价值
业绩兑现确定性强:核心组件厂商已显现业绩弹性,如某光学企业三季度 AI 眼镜相关营收同比增 180%,毛利率提升 12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