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股份(300435.SZ):深冷设备领军企业,其低温分配阀箱通过 ITER 认证,在 CRAFT 项目中获得 2.8 亿元订单,氦气回收系统市占率超 30%,深度绑定中科院等离子所。
冰轮环境(000811.SZ):拥有国内唯一的 "深冷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 BEST 项目提供全套热屏蔽冷却系统,技术指标优于日本神钢,订单金额 1.9 亿元。
深冷股份(300540.SZ):专注于液化天然气深冷技术,将其延伸至核聚变领域,研发的 20K 低温储罐已通过 CFEDR 预研测试,预计 2026 年获得首批订单。
(二)关键材料与部件(4 家):技术壁垒铸就长期优势
超导材料、特种阀门等关键部件是低温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具备技术垄断性的企业将长期受益:
5.
西部超导(688122.SH):国内唯一能生产核聚变用 NbTi 超导带材的企业,BEST 项目超导磁体用带材 80% 由其供应,CFEDR 项目预计将带来 12 亿元增量需求,毛利率维持在 55% 以上。
6.
永鼎股份(600105.SH):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 Nb3Sn 超导带材,解决 "高磁场下电流密度不足" 的行业难题,已进入 ITER 供应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40%。
7.
纽威股份(603699.SH):研发的超低温球阀耐受温度低至 - 296℃,密封性能达零泄漏标准,中标 BEST 项目低温阀门采购订单 1.1 亿元,替代进口率 100%。
8.
方大炭素(600516.SH):其石墨电极材料用于核聚变装置的离子回旋加热系统,耐高温性能达 3000℃以上,为 CRAFT 项目核心供应商,年供货量稳定增长 25%。
(三)测控与工程服务(4 家):全流程参与的隐形冠军
测控系统保障核聚变反应精准控制,工程服务商主导设备集成,均具备强项目粘性:
9.
国睿科技(600562.SH):中科院旗下企业,研发的微波诊断系统能实时监测等离子体状态,已应用于 EAST、BEST 等所有主流装置,市占率超 70%。
10.
海格通信(002465.SZ):为聚变装置提供专用通信与控制系统,其抗干扰数据传输技术解决了强磁场环境下的信号稳定问题,获得 CFEDR 预研项目 3000 万元订单。
11.
中国核建(601611.SH):国内唯一具备核聚变装置总装资质的企业,承担 BEST、CRAFT 的核心工程建设,工程服务收入占比达 18%,毛利率 12%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