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银行 ETF(512800):分散风险 + 低成本,散户首选
(四)避坑提醒:这两类银行股切勿碰
高不良率的区域城商行:如某中部城商行 2025 年 Q3 不良率 2.8%,远超行业平均 1.1%,且拨备覆盖率仅 130%(接近监管红线),虽随板块上涨 2%,但资产质量隐患大,回调风险高;
依赖高息负债的股份制银行:如某股份制银行 “同业负债占比 35%”,高于监管要求的 30%,降准后负债成本下降幅度仅 0.05 个百分点,净息差改善有限,2025 年 Q3 净利润同比仅增长 2%,缺乏上涨动力。
三、散户操作的 3 大误区:为什么你 “买了银行股却没赚到钱”?
11 月 29 日的银行股上涨中,吴老师团队接到不少散户咨询:有人在中国银行 6.8 元追高,午后回调至 6.7 元就恐慌卖出,亏损 1.5%;有人误买高不良率城商行,股价冲高后回落,单日亏损 3%。这背后是典型的 “对银行股投资逻辑认知偏差”。
(一)误区 1:“追涨杀跌”,把银行股当 “题材股” 炒
典型案例
散户李先生看到中国银行快速冲高至 6.8 元,就跟风买入,却不知银行股的核心逻辑是 “低波动、高股息”,而非 “短期暴涨”—— 中国银行 2025 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仅 2.5%,回调幅度通常不超 1%,盲目追涨容易被套。
吴老师提醒
银行股的操作逻辑是 “逢低布局、长期持有”,而非 “短期投机”:优质银行股的合理建仓点是 “PE 回落至 5.5 倍以下”(如中国银行 6.5 元以下),而非在创新高时追入。吴老师服务会实时跟踪银行股估值区间,提示 “安全建仓点”,避免散户追涨杀跌。
(二)误区 2:“只看股价低”,不看 “资产质量与股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