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适配不是‘能生产’,而是‘能稳定供应’。” 吴老师强调,“江丰电子的靶材良率比行业均值高 5 个百分点,看似微小的差异,却能让其在台积电供应链中占据 35% 份额,这就是‘技术护城河’。”
(三)订单结构:判断 “业绩持续性”
订单结构的核心是 “长期协议占比”,吴老师重点关注:存储器相关订单金额占比(≥20%)、3 年以上长期协议占比(≥50%)、大厂订单集中度(≥40%)。数据显示:
长电科技的存储器封测订单中,长期协议占比达 65%,其中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的订单占比分别为 42%、28%,2025Q3 相关营收达 45 亿元,占总营收的 32%;深南电路的 HBM 封装基板订单中,三星的长期协议占比 58%,锁定 2026 年全年产能;而某封测企业的存储器订单多为短期样品单,长期协议占比不足 15%,被吴老师列为 “谨慎配置” 标的。
“订单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吴老师团队分析指出,“长电科技的长期协议能保证未来 2 年的业绩确定性,这和 2017 年日月光的订单结构一致,是周期行情中的‘压舱石’。”
(四)成本传导力:把握 “盈利弹性”
成本传导力决定企业在紧缺周期中的盈利空间,吴老师关注 “原材料成本占比(≤50%)、代工价格涨幅传导率(≥80%)、毛利率变动弹性(每 1% 价格上涨带动毛利率提升≥0.5%)”。测算显示:
江丰电子的靶材原材料成本占比 42%,台积电代工价格每上涨 10%,其产品可同步提价 8%,毛利率提升 4 个百分点;南大光电的光刻胶原材料成本占比 38%,中芯国际代工价格涨幅传导率达 85%,毛利率弹性为 0.6%/1%;而某存储器材料企业原材料成本占比 68%,价格传导率仅 50%,盈利弹性不足。
“紧缺周期中,成本传导力就是‘赚钱能力’。” 吴老师解释道,“江丰电子能把上游涨价大部分转化为利润,而成本占比高的企业只能‘赚吆喝不赚钱’,这是标的分化的核心原因。”
三、案例实证:三类客户的差异化策略
不同风险偏好与资金规模的客户,在存储器概念股布局中需差异化操作,吴老师的三类服务案例极具参考价值。
(一)私募客户:“核心 + 卫星” 组合布局
管理 10 亿元科技基金的私募客户王总,计划重仓存储器产业链。吴老师团队为其设计 “60% 核心 + 30% 卫星 + 10% 现金” 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