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转化力的核心是 “营收落地速度”,吴老师设计的关键指标包括:技术相关业务营收占比(≥15%)、在手订单金额 / 市值比(≥0.3)、客户复购率(≥40%)。以此筛选后,标的名单大幅收缩:
通达创智以 “营收占比 28%、订单 / 市值比 0.45、复购率 52%” 位居第一,其新能源车企客户的年度框架订单达 8.7 亿元,已锁定明年 40% 的产能;铂力特的航空航天客户复购率达 68%,在手订单金额 32 亿元,是其当前市值的 0.35 倍;而家联科技虽成交活跃,但技术相关营收占比仅 8%,且无长期订单,被归入高风险标的。
吴老师团队还特别关注 “订单质量”:“通达创智的订单中,3 年以上长期协议占比 62%,这和当年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的协议性质一样,能保证业绩的持续释放。而有些公司的订单多是短期样品单,转化为常态化营收的概率不到 30%。”
(三)估值匹配性:避免 “热度透支” 陷阱
在估值测算上,吴老师结合行业生命周期,采用 “PEG+PS-Growth” 双重验证:成长期标的 PEG 需≤1.2,PS 增速差(PS 增速 - 营收增速)需≤5%。截至 11 月 19 日的数据显示:
“这就像 2020 年的光伏板块,隆基股份的 PEG 始终控制在 1 以内,而有些二线企业 PEG 超过 3,最后回调幅度达 60%。” 吴老师提醒私募客户,“现在 3D 打印板块的估值分化已经显现,盲目追高铂力特这类标的,很可能遭遇‘戴维斯双杀’。”
(四)产业链地位:把握 “议价权” 红利
产业链地位决定抗风险能力,吴老师重点关注 “对上下游的议价权”:向上看供应商集中度(CR5≤50%),向下看客户集中度(CR5≤40%)。在这一维度上,通达创智的优势尤为明显:
其上游耗材供应商有 12 家,CR5 仅 32%,钛合金粉末采购成本较行业均值低 18%;下游客户包括 4 家新能源车企和 3 家消费电子企业,CR5 38%,既避免依赖单一客户,又能通过批量供货提升溢价能力。而东睦股份的下游客户 CR5 达 65%,主要依赖某家电企业,议价权较弱,被吴老师列为 “谨慎配置” 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