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18日,河南军区《建军报》的头版赫然登出了一条新闻,新闻报道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擒获匪首李子奎的全过程。报道的大致内容如下:
1949年12月初的一天,藏身于地洞的李子奎准备逃跑,解放军战士在野外的洞口守株待兔,在李子奎的身影闪动的一瞬间,解放军战士箭步一样冲进洞去,用枪抵住了李子奎的腹部……
这名解放军战士便是年仅29岁的卢文焕,因为擒获了土匪头子,卢文焕被河南解放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的奖章。

一、出生穷苦、勇参义军
1921年,卢文焕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县一个穷苦人家,连年的战乱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卢文焕出生之后,父亲并没有太多的喜悦,相反的是增添了一份忧愁,因为家中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全家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为了能让全家人填饱肚子,母亲生下卢文焕后,就拖着虚弱不堪的身体下地干活,从此落下了病根,不到5年的时间,母亲便因病去世。
卢文焕的父亲没有钱给死去的妻子购买棺材,只得到山上采一些杂草,编织成简陋的草席,潦草地将妻子埋葬。
对于母亲的去世,年幼的卢文焕还不懂得失去亲人的痛苦,他只知道自己再也不会与母亲见面了。作为丈夫,卢文焕的父亲却是伤心不已,妻子的离开,给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打击,地主见他成为鳏夫,便想尽办法地剥削他。
屋漏偏逢连夜雨,卢文焕10岁的时候,一伙土匪洗劫了卢文焕的家乡,父亲为了保护家中的物品,与几个土匪扭打起来,年迈的父亲不敌土匪,被土匪打个半死。
看着卧床不起、气息奄奄的父亲,卢文焕内心极为难过,这一次,他哭得声嘶力竭。
卢文焕抓着父亲的手说:“爹,不要离开我,以后我多干点活就是了,我妈已经没了,我还来得及孝敬您呢!”
卢文焕的哀求,没能挽留住父亲,父亲撒手而去后,卢文焕成了一名孤儿,父亲的意外离去,让卢文焕恨透了土匪。

父母双双去世之后,卢文焕被亲戚收养在家中,他年纪虽小,却非常懂事,总是主动帮助亲戚干活。
转眼过了几年,卢文焕已经长成了大孩子,他决定凭借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于是,卢文焕找到了一家财主,为其打工。
财主见卢文焕机灵又懂事,便对他照顾有加,不久后,财主又将卢文焕召到家中,让他给自己的小儿子做伴读。
给“少爷”当伴读,要有拳脚上的功夫,为此,财主专门安排卢文焕去学习武术,这位他日后“活捉匪首”奠定了基础。
财主的儿子大多不学武术,卢文焕的东家也不例外,陪读只是名义上的任务,陪玩才是真实的情况,可卢文焕却很珍惜“陪玩”的身份,出身穷苦的他,借着这个机会学会了识字。
1948年,人民解放军来到卢文焕的家乡,在了解完解放军的政策后,卢文焕内心很受触动,27岁的他,毅然决定加入解放军的队伍。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卢文焕很快成为新兵中的佼佼者,每次部队参加战斗,卢文焕都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