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这次收购拓展的时机把握得相当精准,携上游七年沉淀之力,在行业最寒冷的时候,完成了产业链中游的抄底布局。
2014年,光伏产业开始复苏,到2015年,经过218轮举牌,斥资八点七亿收购的合肥赛维,电池产能就从1.2GW,提高到1.6GW,全年营业收入高达三十二亿八千八百万元。
在合肥项目成功的推动下,通威在四川也建起了太阳能电池片厂,这家厂在四年的时间里,就成为全球第一个产能超过10GW电池片基地,年营销收入也突破100亿元。
在这个时期,通威的多晶硅生产,通过多次技改和扩产,产能也在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已经达到两万吨。
2020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涨,突破了十年来的高点。
刘汉元多年的坚守迎来回报,但他丝毫没有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某种商品价格一高,逐利的资本就会涌。只有增加供应拉低价格,把握时机进行逆周期运作,才是致胜的法宝。
如何应对行业的起伏,始终是刘汉元思考的一大课题。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改进,到2024年,通威的多晶硅成本有望降至每吨四万元人民币以内,这就是通威光伏产业抗击危机的底气,刘汉元力争做行业龙头的理念,再次为通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通威的电池片产量和出货量,已经连续六年居全球第一,盈利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
通威跨界到新行业,又一次成为了龙头老大,而且这一次还达到了世界的巅峰。
2016年,通威股份并入了永祥股份,通威能源和合肥通威,农业和光伏两大龙头,开始在同一个体系中齐头并进。
只是看似不相干的两个行业,有没有可能整合在一起,产生出相互促进的效益呢?
2014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在湖泊、滩涂等场所,建立太阳能基地的政策。
2015年12月30日,通威就在江苏如东,打造出全球第一个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
这个基地每亩一年输出的电量达到五万至十万度,相当于产出10到20吨石油清洁能源。而每亩池塘效益,则比得上五亩到十亩传统养殖的池塘。
通过“渔光一体”项目,通威不仅实现了业务整合,还成功打入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两个差距巨大的行业,奏出了和谐动听的“渔光曲”。
以前光伏产业三头在外:原料在外、技术在外、市场在外。
通威在多晶硅和电池片上的深耕,已经逐渐排除了两头在外的尴尬,通过推广“渔光一体”项目,又可以拓展光伏国内市场,这为通威的长期发展,又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经过几年的发展,通威“渔光一体”项目已经在全国多地铺开,新建的山东滨州“渔光一体”基地,每年可生产3.5亿度电,每年创收1.5亿元。单水下养殖单南美白对虾,产值每年就达两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