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或套取贷款用于牟取非法收入;
35.保证人保证能力下降;
36.遇到台风、洪涝、火灾、地震等严重灾难,损失惨重;
37.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财务审计报告;
38.通过资产重估,大幅度增加资产价值和资本公积,但依据不充分;
39.股东通过借款,抽逃资本金;
40.金融机构结算帐户往来资金与现金流量表出入较大,或与销售收入不匹配;
41.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混乱;
42.坏账准备金大量增加;
43.对一些供应商过分依赖,供应商停止供货或减少信用额度;
44.企业经常签发空头支票;
45.贷款档案不齐全,重要文件遗失,对贷款偿还有实质性的影响;
46.贷款的使用、偿还等受到行政干预;
47.发生劳资纠纷;
48.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不了解贷款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还款来源;
49.违反农村信用社信贷政策和贷款审批程序发放的贷款、信用;
50.借款人为关系人,贷款条件优于一般贷款条件或同类贷款条件。
二、其他风险预警信号
51.经济环境变化,如经济萧条或出现金融危机,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52.国家产业、货币、税收等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如汇率、利率调整;
53.多边或双边贸易政策有所变化,如对进、出口的限制和保护;
54.行业整体衰退,销售量呈负增长,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55.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行业恶性竞争;
56.国外已有重大的技术革新,国内整个行业的产品和生产技术已经落后,需要革新;
57.行业为新兴行业,虽已取得有关产品的专利权或技术认定,但尚未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产品尚未完全进入市场;
58.家族式经营,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经营决策程序、方式明显不合理;
59.没有完善的监事机构、监督机制;
60.部门管理架构、分工不合理,不完备,各部门职责割裂,互不协作;
61.最高管理者独裁,听不进不同意见,高级管理层之间出现严重分歧或分裂;
62.管理层品行低下、缺乏修养,员工士气低落;
63.高管人员或重要人员发生变动,或变动频繁;
64.管理人员不履行个人义务;
65.主要管理人或其亲属有移民倾向;
66.管理层缺乏足够的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
67.管理层经营思想变化,表现为极端冒进、冒险、投机或保守;
68.中级管理层较为薄弱,企业人员更新过快或员工不足;
69.存货激增,存货周转速度减慢;
70.应收账款金额或比例增加,应收账款周转期延长,应收账款的平均时间拉长或放弃收回应收账款的努力;
71.应收账款逾期账户过于集中;
72.用应收票据代替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