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维度:聚焦有政策红利的领域:选择属于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如硬科技、绿色转型)、享受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的企业;避开被政策限制的行业(如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例如,某半导体设备企业因属于 “卡脖子” 领域,享受 175%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红利显著,而某传统钢铁企业因环保政策限制,产能扩张受阻,需避开;
产业维度:把握有长期需求的赛道:选择行业年复合增速超 10%、需求受全球趋势(如碳中和、AI)支撑、中国企业全球市占率超 30% 的赛道;避开行业增速低于 5%、需求萎缩的传统行业;例如,储能行业年复合增速超 30%,中国企业全球市占率超 75%,具备长期需求,而传统纸媒行业年复合增速 - 5%,需求持续萎缩,需避开;
财务维度:筛选有盈利支撑的企业:选择近 3 年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速超 15%、研发投入占比超 8%、资产负债率低于 60% 的企业;避开营收增速低于 5%、净利润亏损、高负债(资产负债率超 80%)的企业;例如,某 AI 算力龙头近 3 年净利润复合增速 60%,研发投入占比 20%,财务健康,而某传统房企近 3 年净利润复合增速 - 20%,资产负债率 85%,财务风险高,需避开;
(二)第二步:用 “股债搭配 + 赛道分散” 构建稳健配置组合
“聪明配置” 的核心是 “分散风险、平衡收益”,2026 年中国资产配置需通过 “股债搭配、赛道分散” 搭建组合,具体方案如下:
投资者类型 | 风险承受能力 | 资产配置比例(股票类:债券类:现金类) | 核心配置方向 | 预期年化收益 |
保守型投资者 | 低 | 20%:70%:10% | 股票类:高股息蓝筹股(如银行、公用事业);债券类:国债、AAA 级信用债;现金类:货币基金 | 4%-6% |
平衡型投资者 | 中 | 40%:50%:10% | 股票类:硬科技(20%)+ 消费升级(20%);债券类:国债(30%)+ 高等级信用债(20%);现金类:货币基金 | 6%-8% |
进取型投资者 | 高 | 60%:30%:10% | 股票类:硬科技(30%)+ 绿色转型(20%)+ 消费升级(10%);债券类:国债(15%)+ 高等级信用债(15%);现金类:货币基金 | 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