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准备工作的 3 个核心内容(吴老师实战版)
吴老师将 “10% 战前准备” 拆解为 3 个可量化、可执行的步骤,2 亿股民均可直接套用:
不随机选股,而是通过 “基本面 + 资金面” 双重筛选,建立包含 5-10 只股票的 “目标池”:
示例:2023 年,吴老师指导一位股民筛选目标池,通过上述标准选出 “科大讯飞、宁德时代、伊利股份” 等 5 只股票,后续半年内这 5 只股票平均涨幅达 25%,远超随机选股的收益。
针对目标池中的每只股票,提前制定 “四要素操作计划”,避免盘中临时决策:
要素 | 制定标准 | 示例(以某股票当前价 10 元 / 股为例) |
买入条件 | 股价回调至关键支撑位(如 20 日均线)、出现技术买入信号(如 MACD 金叉) | 股价回调至 9.5 元 / 股(20 日均线)且 MACD 金叉 |
买入仓位 | 单只股票仓位不超过总资金的 20%,避免过度集中 | 总资金 10 万,买入 2 万元(2000 股) |
卖出目标 | 设定 2 个目标位:第一目标位(涨幅 10%-15%)、第二目标位(涨幅 20%-30%) | 第一目标位 11.2 元 / 股(涨幅 12%),第二目标位 12.5 元 / 股(涨幅 25%) |
止损点位 | 跌破关键支撑位(如买入价下方 5%)或出现重大利空,坚决止损 | 止损位 9 元 / 股(亏损 5%) |
不 “逆市操作”,提前判断大盘与板块趋势:
吴老师案例:2022 年 10 月,大盘处于 20 日均线下方,某股民提前准备时判断 “大盘弱势”,总仓位控制在 40%,即使后续大盘回调 5%,该股民亏损仅 2%,而满仓股民平均亏损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