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短期市场:震荡中藏机遇,科技主线确定性增强——11 月 21 日创业板指虽大跌 4%,但 1.97 万亿元的放量成交凸显资金博弈下的低位承接力量,结合华为算力突破、半导体供应链缓和等利好,科技赛道已具备 “风险释放后的布局窗口” 特征。
长期逻辑:政策与产业共振,创业板四大方向成核心锚点—— 当前创业板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叠加新型工业化、5G + 工业互联网等政策护航,硬科技制造、AI 深度应用、绿色低碳、生物科技四大赛道将持续受益于 “技术突破 + 政策支持 + 业绩改善” 的三重驱动。
实战关键:专业操盘破局 “波动困局”—— 普通投资者需通过 “精准选股、波段择时、动态风控” 破解创业板高波动难题,而成熟的合作体系能快速衔接专业资源与个人投资需求,实现机遇与风险的平衡。
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_2025 年 11 月 27 日_财经新闻
(一)核心利好:科技与政策形成双重支撑
AI 算力领域迎来技术突破
华为近期发布的算力资源优化技术,将 GPU、NPU 等算力利用率从行业平均 30%-40% 提升至 70%,这一突破不仅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更将重塑国产算力生态效率边界。吴老师指出,这一技术落地将直接利好创业板 AI 深度应用赛道,尤其是 AI 医疗、工业 AI 等算力依赖型领域,相关企业有望在 “降本增效” 中加速盈利兑现,属于 “可中长期跟踪的实质性利好”。
半导体供应链紧张缓解
荷兰暂停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得到中国商务部积极回应,这一进展有效缓解了国内半导体企业海外运营的不确定性。结合此前创业板半导体板块 Q3 净利润 32% 的同比增速,吴老师操盘团队判断,半导体国产替代逻辑将进一步强化,创业板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类企业有望迎来 “估值修复 + 业绩增长” 的共振行情。
政策持续护航市场流动性与产业升级
财政部发行 600 亿元 182 天期贴现国债,虽属常规操作,但在市场波动期起到稳定流动性的关键作用;同期 2025 中国 5G + 工业互联网大会聚焦 “万物互联 智能领航”,展示了科技与制造业融合的落地场景。吴老师强调,这类政策信号持续夯实创业板科技企业的成长基础,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工业 AI 等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相关的细分领域,政策红利释放周期将贯穿未来 3-5 年。
(二)潜在风险:结构性分化与板块轮动加速
部分赛道短期承压
11 月 21 日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细分板块领跌,赣锋锂业等个股跌停,反映出部分周期类赛道面临 “产能过剩 + 短期需求波动” 的压力。吴老师提示,绿色低碳赛道需区别对待 —— 储能、氢能等高成长领域仍具长期价值,但传统光伏组件、锂电材料等竞争激烈的环节需警惕业绩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