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适配:苹果估值已反映短期成长预期
截至 2025 年 Q3 末,苹果 PE(TTM)达 28 倍,高于近 5 年平均 PE(24 倍),而 iPhone 16 系列销量虽超预期(Q3 出货量同比增 12%),但创新力度(如 AI 功能)尚未形成突破性增长点,短期估值性价比下降。段永平表示:“减持部分苹果,是为了给伯克希尔、阿斯麦等更具估值优势的标的腾出仓位。”
长期信心不变:苹果生态护城河仍稳固
苹果 2025 年 Q3 服务业务(App Store、Apple Music)营收达 2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 28%,高毛利的服务业务持续增强盈利能力。段永平强调:“苹果的生态优势没有变化,只是短期仓位需要调整,长期仍会持有。”
二、A 股机遇延伸:段永平持仓逻辑的 “中国映射”
段永平的美股持仓并非孤立事件,其 “稳健价值(伯克希尔)+ 硬科技壁垒(阿斯麦)” 的逻辑,在 A 股市场存在清晰的映射标的 —— 通过拆解两大核心持仓的投资逻辑,可挖掘出 A 股 “消费龙头、金融稳健标的、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 四大方向的机遇。
(一)伯克希尔逻辑映射:A 股 “稳健价值 + 现金流王者”
伯克希尔的核心吸引力是 “低估值、高现金流、强防御”,对应 A 股可关注 “消费龙头、高股息金融、公用事业” 三类标的,这类公司具备类似的 “护城河 + 抗周期” 属性:
消费龙头:品牌护城河 + 现金流稳定
高股息金融:低估值 + 稳定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