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汽车核心零部件:日本垄断高端市场,中国新能源领域突破
日本在发动机零部件、汽车电子等领域市占率超 60%,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轻量化部件实现替代:
拓普集团(601689.SH):一体化压铸部件替代日本荻原,2025 年营收超 500 亿元,其中新能源业务占比 70%;
旭升集团(603305.SH):电池壳部件替代日本住友,2025 年净利润增速超 50%;
德赛西威(002920.SZ):智能座舱替代日本电装,2025 年出货量超 1000 万套。
(四)电子元器件:日本被动元件优势减弱,中国企业放量
日本在 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电阻等被动元件市占率超 50%,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实现量产,高端领域突破:
风华高科(000636.SZ):MLCC 国内市占率 20%,替代日本村田,2025 年产能翻倍至 1000 亿只 / 年;
顺络电子(002138.SZ):电感替代日本 TDK,2025 年营收同比增长 45%,海外订单占比 50%;
洁美科技(002859.SZ):电子载带替代日本富士高分子,2025 年市占率提升至 35%。
(五)化工新材料:日本高端材料垄断,中国打破技术壁垒
日本在聚酰亚胺、碳纤维等高端化工材料市占率超 80%,中国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实现量产:
国风新材(000859.SZ):聚酰亚胺薄膜替代日本宇部兴产,2025 年营收超 20 亿元,同比增长 60%;
光威复材(300699.SZ):碳纤维替代日本东丽,2025 年军工订单占比 60%,净利润增速超 35%;
万华化学(600309.SH):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替代日本三井化学,2025 年市占率提升至 38%。
(六)医疗器械:日本中端设备优势,中国性价比突围
日本在超声设备、体外诊断仪器市占率超 40%,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与渠道优势实现替代:
迈瑞医疗(300760.SZ):超声设备替代日本东芝,2025 年全球市占率提升至 18%,净利润增速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