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吴老师讲股:特朗普推迟半导体关税≠博弈终结!中长期国产替代的 3 条突围路径与标的布局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群:861573022 | 发布时间: 2025-11-20 | 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税推迟能撑多久?”“国产半导体还需要坚持进口替代吗?”—— 在 11 月 17 日半导体板块冲高后,吴老师团队的咨询后台收到最多的,是投资者对中长期趋势的迷茫。不少散户把特朗普 “推迟半导体 100% 关税” 解读为 “中美科技博弈降温”,甚至开始减持国产设备标的,转而追涨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企业。但事实恰恰相反:从美国商务部近期更新的 “实体清单”、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供应链报告来看,关税推迟更像是 “短期战略缓冲”,而非 “长期政策转向”。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短期赚 “政策传闻的快钱” 固然可行,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收益,来自对 “国产半导体中长期突围逻辑” 的把握。本文将结合吴老师团队 15 年半导体产业跟踪经验,拆解关税推迟背后的 “博弈本质”,梳理国产半导体在 “技术消化、供应链自主、全球化布局” 三大维度的突围路径,并给出可落地的中长期标的布局策略 —— 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专业服务避免 “把短期利好误判为长期逻辑”,真正抓住国产替代的核心机遇。

一、博弈本质:关税推迟是 “战略缓冲”,而非 “趋势逆转”

要理解中长期布局逻辑,首先要打破一个误区:特朗普团队 “不想激怒中国” 的表态,不代表美国放弃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遏制。吴老师团队通过对接海外政策智库、半导体行业协会,梳理出两组关键数据,揭示了博弈的真实走向。

(一)数据 1:美国 “实体清单” 扩容速度未减,技术封锁持续升级

就在关税推迟传闻披露的同时(11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悄悄将 12 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纳入 “实体清单”,其中包括 2 家半导体材料企业(生产碳化硅衬底)和 3 家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这是 2025 年以来美国第 6 次扩容实体清单,累计新增中国半导体企业达 48 家,远超 2024 年全年的 32 家。
更值得警惕的是,新纳入清单的企业被限制的技术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禁止采购美国设备、软件,还被限制与 “美国关联企业”(如在中国台湾、韩国的美资控股企业)合作。吴老师团队测算,这将导致国内碳化硅衬底的进口替代进度延迟 3 个月,某龙头材料企业 2026 年营收增速将从 45% 下调至 38%—— 这意味着,关税推迟的 “短期利好”,正被 “技术封锁升级” 的中长期压力对冲。

(二)数据 2:美国本土半导体产能扩张提速,争夺全球供应链主导权

特朗普团队推迟关税的另一重考量,是为美国本土半导体产能建设争取时间。2025 年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 520 亿美元补贴已落地 70%,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三星德州工厂的产能爬坡速度超预期,预计 2026 年底美国本土先进制程(3nm 及以下)产能将占全球的 18%,较 2024 年提升 10 个百分点。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