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持续改善:受益于成熟制程提价与产能利用率提升,中芯国际三季度毛利率达 23.5%,较二季度的 18.2% 大幅回升,结束连续四个季度的下滑趋势。其中 28nm 制程贡献主要增量,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42%,毛利率突破 25%,较二季度提升 6 个百分点,成为盈利修复的核心驱动力。
产能利用率阶梯式回升:14nm FinFET 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从二季度的 75% 飙升至 92%,主要受惠于国产智能手机 SoC 与 AIoT 芯片订单拉动;28nm/40nm 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稳定在 85% 以上,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芯片需求贡献持续韧性;55nm/65nm 制程产能利用率回升至 78%,环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消费电子库存周期见底信号明确。
盈利预期上修空间明确:吴老师团队测算,当前 28nm 制程代工价格较年内低点上涨 18%,叠加四季度新增产能释放带来的规模效应,若产能利用率维持 90% 以上,四季度毛利率有望进一步升至 25%-28%,全年净利润同比降幅将收窄至 10% 以内,显著优于市场此前预期。
资本支出持续收缩:三星、SK 海力士、铠侠等全球存储原厂自 2023 年陷入亏损后,普遍采取 “利润优先” 策略,2025 年上半年全球存储资本支出同比收缩 15%,其中 DRAM 领域资本支出降幅达 22%。德明利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头部厂商不仅放缓新产能建设,还通过延长制程切换周期、控制晶圆投片量等方式压缩供给,预计全年存储晶圆产能增速不足 5%。
位元出货增长乏力:资本支出收缩直接制约位元出货扩张,2025 年三季度全球 NAND 位元出货量同比仅增长 8%,较 2024 年同期的 18% 大幅回落;DRAM 位元出货量同比增长 6%,创三年来最低增速。吴老师团队分析,存储原厂的产能管控政策将持续至 2026 年上半年,期间位元出货增速难以突破 10%,远低于 2019-2021 年平均 25% 的增速水平。
价格与出货分化显著:尽管位元出货受限,但 AI 服务器带来的高端存储需求支撑价格回暖,三季度 3D NAND 价格环比上涨 12%,DDR5 DRAM 价格环比上涨 8%。然而消费级存储产品需求疲软,256GB eMMC 价格仅环比上涨 3%,显示不同细分市场的景气度差异。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05%,但存储芯片采购成本仅下降 5%,印证存储价格回暖趋势。
中芯链需求传导:中芯国际 28nm/14nm 制程产能利用率提升,直接拉动上游设备与材料需求,三季度国产刻蚀设备采购量同比增长 45%,光刻胶供应商营收同比增长 38%。吴老师测算,中芯国际每 10 亿元营收增长,将带动供应链配套企业合计 5 亿元营收增量。
存储结构性需求突围:AI 服务器对高容量、高速度存储产品的需求爆发,2025 年上半年全球 AI 服务器存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120%,带动 3D NAND(1Tb 及以上)与 DDR5 DRAM 出货占比分别提升至 35%、28%。这类高端产品的毛利率较消费级产品高 15-20 个百分点,成为存储企业盈利修复的核心抓手。
技术替代加速落地:中芯国际 14nm 制程的国产替代率从 2024 年的 30% 升至 2025 年的 45%,存储领域长江存储 128 层 NAND 产品良率突破 90%,国产替代与技术迭代形成双重支撑,为板块提供持续的业绩增长动能。
中芯国际供给效率提升:通过产能结构调整,中芯国际将低毛利的 90nm 及以下制程产能占比从 2024 年的 35% 降至 2025 年三季度的 28%,高毛利的 28nm/14nm 制程占比提升至 42%。同时通过工艺改进,14nm 制程单位成本较去年下降 18%,进一步放大盈利弹性。
存储行业供给刚性约束:全球存储原厂产能扩张计划持续收缩,2025 年新增 3D NAND 产能仅相当于 2023 年的 40%,DRAM 新增产能同比减少 50%。行业库存天数从 2024 年的 120 天降至 2025 年三季度的 85 天,供需格局从过剩转向紧平衡。
国产替代供给增量: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产厂商加速扩产,2025 年国产 NAND 产能占全球比重从 5% 升至 8%,DRAM 产能占比从 3% 升至 5%,但整体规模仍较小,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球供给收缩的大趋势。
AI 算力需求爆发: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 2025 年三季度同比增长 150%,单台 AI 服务器存储容量达 10TB 以上,是普通服务器的 5 倍。德明利数据显示,AI 相关存储需求占公司营收比重从 2024 年的 12% 升至 2025 年三季度的 28%,成为最大增长极。
汽车电子需求稳健: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35%,带动车规级存储与逻辑芯片需求,2025 年上半年车规级 28nm 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 40%。中芯国际车规级制程产能占比已提升至 15%,较去年增加 5 个百分点,成为成熟制程的核心增量市场。
消费电子边际改善:智能手机库存周期见底,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 12%,带动中低端存储与逻辑芯片需求回暖,但同比仍下降 5%,显示消费电子复苏力度有限。
公募基金增配显著:2025 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半导体板块持仓比例从二季度的 5.8% 升至 8.2%,其中晶圆制造与半导体设备子板块持仓比例分别提升 1.8、1.5 个百分点。新能源主题基金持仓中半导体标的占比从 12% 升至 18%,显示资金向高景气赛道集中。
北向资金精准布局:三季度北向资金净增持中芯国际 22 亿元,净增持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设备龙头合计 35 亿元,外资对国产替代主线的配置需求持续释放。
产业资本加码回购: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龙头企业推出股份回购计划,合计回购金额超 60 亿元,彰显对行业前景的信心,进一步夯实板块估值底部。
筛选标准:①2025 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30%;②中芯国际供应链收入占比≥40%;③产能利用率回升至 85% 以上;④PE(TTM)低于半导体行业均值 15%。
典型标的案例:
中芯国际(688981):核心修复标的,三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 5.3 个百分点,14nm 制程营收同比增长 65%,当前 PE(TTM)28 倍,低于全球晶圆代工厂均值 35 倍。吴老师测算,若四季度毛利率达 26%,2025 年净利润有望达 120 亿元,对应 PE 仅 25 倍。
北方华创(002371):中芯设备核心供应商,刻蚀设备市占率超 30%,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58%,其中来自中芯国际的订单占比达 45%。当前 PE(TTM)42 倍,低于半导体设备行业均值 50 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长电科技(600584):封测龙头,中芯国际先进制程封测合作伙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42%,14nm 封测产能利用率突破 90%。近一个月股价涨幅 22%,但 PE(TTM)仍仅 25 倍,较通富微电折价 20%。
配置价值:此类标的在中芯修复周期中弹性最大,吴老师预测未来 3 个月平均涨幅可达 35%-45%,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中等以上客户。
筛选标准:①2025 高端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②AI 相关订单占比≥25%;③核心产品毛利率≥30%;④研发投入占比≥8%。
典型标的案例:
兆易创新(603986):存储设计龙头,AI 服务器缓存芯片市占率达 18%,三季度高端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0%,毛利率维持在 35%。吴老师团队测算 2025 年净利润有望达 28 亿元,当前 PE(TTM)38 倍,低于半导体设计行业均值 45 倍。
德明利(001309):存储模组龙头,AI 服务器存储模组订单同比增长 246%,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95%,海外收入占比升至 55%。核心产品毛利率达 28%,显著高于行业 20% 的平均水平,具备技术溢价优势。
华夏国证半导体 ETF 联接 C(008888):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标的,重点配置存储设计与晶圆制造环节,近一年收益 52%,跑赢同期沪深 300 指数 45 个百分点,适合普通投资者布局结构性行情。
配置价值:此类标的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吴老师预测 2025-2027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可达 45%-55%,长期持有收益有望超 120%,适合成长型客户。
筛选标准:①半导体相关业务收入占比≥90%;②中芯供应链与高端存储业务收入占比均≥30%;③全球市场份额≥8%;④资产负债率≤55%。
典型标的案例:
韦尔股份(603501):图像传感器龙头,中芯国际 28nm 制程合作方,同时布局 AI 视觉存储芯片,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48%,其中高端存储相关收入占比达 35%。
紫光国微(002049):安全芯片与存储芯片双轮驱动,中芯国际 14nm 制程客户,AI 安全存储产品订单同比增长 150%,三季度新签合同额超 80 亿元,订单储备充足。
配置价值:此类标的抗周期能力强,在行业波动期具备 “防御 + 进攻” 双重属性,吴老师预测未来 6 个月平均涨幅可达 30%-40%,适合稳健型客户。
核心仓位(55%):6 亿元配置中芯国际、5 亿元配置兆易创新,把握晶圆制造修复与存储结构机会;设置股价较前期高点回落 25% 为止损线,若中芯国际毛利率跌破 20%,减持 30% 核心仓位。
卫星仓位(35%):4 亿元配置北方华创、3 亿元配置德明利、0.5 亿元配置长电科技,捕捉设备与封测环节弹性;当中芯国际 14nm 产能利用率突破 95%,加仓卫星仓位至 45%。
现金储备(10%):若北向资金单周净增持半导体板块超 40 亿元,立即补仓核心标的至 65%。
底仓标的(48 万元):24 万元配置华夏国证半导体 ETF 联接 C(指数化布局)+24 万元配置中芯国际(龙头压舱),锁定长期修复收益;
波段标的(24 万元):15 万元配置北方华创 + 9 万元配置德明利,博取短期弹性;设置单只标的涨幅达 45% 减持 50%,回撤超 18% 止损;
现金储备(8 万元):若中芯国际毛利率回落至 22% 以下,补仓底仓标的至 70%。
1500 万元(50%):配置中芯国际(代工合作方)+ 北方华创(设备供应商),既获取投资收益,又巩固产业链合作;
900 万元(30%):配置华夏国证半导体 ETF 联接 C,通过基金分散风险,支持 T+1 赎回应对经营需求;
450 万元(15%):配置兆易创新(存储合作方),绑定下游需求,对冲产品价格波动;
150 万元(5%):配置货币基金,作为日常备用金。
中芯监测:每周跟踪毛利率(20% 为安全线)、14nm/28nm 产能利用率、制程价格变化;
存储监测:每日更新存储原厂资本支出、高端存储价格、AI 服务器出货量;
政策监测:每月跟踪半导体产业政策、国产替代进展;
资金监测:每日跟踪北向资金流向、公募基金持仓变化。
阶段 | 触发条件 | 操作策略 |
布局窗口期 | 中芯毛利率≥22%,AI 存储订单增速≥100% | 加仓中芯链标的至 35%,存储结构型保持 40% |
收益兑现期 | 核心标的涨幅≥45%,存储价格回落 10% | 减持 40% 卫星标的,转向均衡配置型 |
震荡调整期 | 板块回撤超 25%,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 底仓标的占比升至 75%,现金储备 20% |
止盈策略:中芯链标的涨幅达 45% 减持 50%,达 60% 全部减持;存储结构型标的净利润增速低于 40% 减持 40%;
止损策略:单只标的回撤>20% 立即止损;组合净值回撤>15%,仓位降至 65%;
再平衡:每月调整仓位,确保底仓标的占比不低于 55%,单一品种占比不超过 35%。
短期(2025 年底前):中芯国际毛利率维持 23%-26%,高端存储价格持续上涨,中芯链修复型标的收益可达 35%-45%;
中期(2026 年一季度):AI 存储需求超预期,国产替代加速落地,均衡配置型标的收益有望达 40%-50%;
长期(2026-2028 年):中芯先进制程突破,存储供需持续紧平衡,核心标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维持 45% 以上,长期持有收益可达 150%-200%。
吴老师股票合作:电力设备行业周报 ——10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稳步增长 产业链机遇......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金融产品每周见 —— 医药行业基金:从投资能力分析到基金经理画像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AI 电源重塑军工效率 板载电源开启千亿跃升空间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REITS 估值深度解析 —— 光大建筑建材视角下的基础设施投资......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钢铁行业动态点评 —— 西芒杜铁矿正式投产 全球铁矿石市场迎来中......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