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太平洋证券的业绩不断打折扣,营收、净利连续两年下滑,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近日,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备受关注。
6月12日,太平洋证券(601099.SH)发布公告称,其第一大股东北京华信六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信六合”)将其持有的605万股公司股份进行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本次质押完成后,华信六合累计质押股份达8.68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8.92%,占太平洋证券总股本的12.74%。
“增加质押,一般被动居多,不然就要被平仓,股票强制被卖掉。”受访券商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一方面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另一方面业绩堪忧。6月7日,太平洋证券发布5月财务数据,营收和净利双双为负,营收亏损6104.81万元,净利亏损1.62亿元。
“炒股巨亏”、“最便宜券商股”、“一个赚钱的部门养着其他几个花钱的部门”……业界给近年来业绩不佳的太平洋证券贴上了这些标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太平洋证券因风控预警不及时、风控人员配置不足等多方面问题,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警示函。
太平洋证券于2007年12月28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发价8元。上市后股价震荡下滑,截至6月13日收盘,已跌至2.60元,是上市券商中目前股价最低的。今年以来,太平洋证券股价累计跌幅近28%。

▲数据来源:Wind
5月9日,太平洋证券总裁李长伟在中期策略会上说,这家注册地在云南昆明的公司“已逐步由偏居一隅的地方性证券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性、全牌照的中等规模券商”。
然而,近年来面临业绩垫底,收入结构不均衡、部分业务转型不及时、内部控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在不具备行业龙头优势的情况下,太平洋证券能否从中小券商的激烈厮杀中存活下来?
上市券商“亏损王”
近3年业绩垫底
近两年来,太平洋证券的业绩不断打折扣,营收、净利连续两年下滑,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2016年年报公布后,“双降”的太平洋证券被推到风口浪尖: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8.04亿元,同比下降34.2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68亿元,同比下降41.07%。
2017年上半年,太平洋证券成为上市券商中唯一一家亏损的券商,1.23亿元的亏损缺口扎眼。受上半年惨淡业绩的拖累,2017年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82.59%。
当时,有投资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太平洋并没有出现业务被证监会暂停之类的严重情况,却成为上市券商亏损王,还无法拿出让人信服的亏损原因,我认为这是非常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