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23 年全球流动性收紧事件的应对
2023 年 6 月,全球主要央行同步收紧流动性,A 股单日暴跌 4%,散户老周持仓 50%。按流程应对:
评估本质:流动性收紧会抑制股市估值,但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定,影响中等;
观察情绪:跌停股超 200 只,成交量放大 3 倍,情绪过度恐慌;
调整仓位:未割肉,在次日反弹时加仓 10%(优质消费股),1 个月后市场回升,不仅收复亏损,还获利 8%。
“系统性暴跌时,恐慌情绪往往比事件本身更可怕,看清本质才能不被情绪裹挟。” 老周感慨道。
行业性突发事件:区分 “短期冲击与长期逻辑”
行业性突发事件可能改变行业短期节奏,但未必动摇长期逻辑(如医药集采短期压价,但长期创新趋势不变)。吴老师的应对策略核心是 “筛选行业内优质标的,剥离真正受冲击的个股”。
应对流程:
界定行业范围:明确事件影响的细分领域(如新能源补贴退坡主要影响低端产能,对高端技术企业影响小);
评估个股抵抗力:从 “业务结构(是否依赖政策)、财务实力(现金流是否充足)、竞争优势(是否有核心技术)” 三方面筛选;
执行 “剥离与保留”:
对依赖事件相关业务(如依赖补贴的企业):立即减仓 50%,观察后续影响;
对业务独立于事件(如创新药企业):若股价被错杀(下跌超 10%),可加仓 5%-10%;
对全行业有长期负面影响(如行业衰退):清仓该行业所有个股。
案例:医药集采扩围事件的应对
2023 年 9 月,医药集采范围扩大至生物药,散户小李持有 3 只医药股:
个股 A:业务以生物药为主,依赖集采销售(占比 60%)→ 减仓 50%,后续下跌 12%,减少损失;
个股 B:创新药研发企业,无集采业务→ 股价错杀下跌 8%,加仓 10%,1 个月后反弹 15%;
个股 C:传统仿制药企业,全业务受集采影响→ 清仓,避免后续 20% 下跌。
最终,小李在行业性事件中整体亏损 2%,远低于板块 10% 的平均跌幅。
个股性突发事件:聚焦 “事件对基本面的影响程度”
个股突发事件(如业绩暴雷、高管违规)的影响差异极大:有的是短期利空(如一次性亏损),有的是致命打击(如财务造假)。吴老师的应对策略核心是 “快速验证事件真实性,评估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
应对流程:
验证事件真实性:通过公司公告、交易所问询函、权威媒体报道确认(避免谣言误导);
评估影响程度:
短期影响(如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但全年目标不变):不急于卖出,观察后续修复情况;
中期影响(如核心产品召回但有替代产品):减仓 30%-50%,等待事件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