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有人却不这样认为,仗着没有借条,债主又暴病而亡,不还钱不说还暴力抗债,最后他的下场怎样?
(一)艰难的任务
话说山东济南有个人叫赵诚,此人善与经营,在县城里面经营者多家店铺,家业颇为丰厚。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话一点也不假,人一有钱后,来往的人自然就多了,况且赵诚这人还颇为大度,每每有人急着用钱总能慷慨解囊,明着是借钱实则和施舍也差不多。
讲诚信记恩情的人还好说,时时刻刻记得人家在危难时刻帮助了自己,一有了钱就赶紧还上。可有的人却不尽然,认为人家借给自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危急的时刻帮了自己不说,一到还钱的时候就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有的干脆赖账不还了,“诚信”乃是立人之本,连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懂,你说这还能叫人吗?
这种人从古至今不在少数,这不,赵诚就有这样一位朋友。
朋友名叫贾赖,此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仗着和赵诚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就和赵诚拉上了关系。
赵诚为人和善,见贾赖实在可怜,便时不时地拿钱接济他。
借出去的银子就像是泼出去的水,几年下来,借的钱不在少数,可贾赖一分钱也没还过。

靠着赵诚借给他的钱,贾赖做起了生意,这贾赖也确实是个做买卖的料,没过几年就积攒了不少家业。
这一年,赵诚突发疾病,刚开始还不要紧,赵诚没太当回事,可没过几天病情突然加重,眼看快要不行了,赵诚把唯一的儿子赵有文叫到跟前。
赵诚颤颤巍巍地从床边拿起一个账簿,把它交到儿子手中,艰难地开口说道:“这......这是这些年来借咱家钱的账本,你按照上面的名单去问他们要去吧。”
这些年来,赵诚没有让儿子参与到自己的生意中来,借钱的事情也都是他一个人在操作,旁人自然不知。
有道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还有句话说:借钱的大爷要钱的孙子,赵有文一介书生能要回帐来吗?
(二)催债
赵有文接过账本打开看了看,只见上面记载着何时何人借钱多少,大部分还附有当时的借据,粗略估算了一下有欠款二百多两银子,涉及近三十个人。这其中,欠钱大户就是贾赖,他一个人就欠了四十五两银子,而且还没有借据!
赵有文看着这些名单心里直发憷,他压根就没太和人打过交道,整天读书写字不沾铜臭,猛然间让他干这,这不是赶着鸭子上架吗?
发愁归发愁,可父亲交代的事情还得去办,就先从借钱少的开始吧。
第二天,赵有文带了一个仆人便开始了他的“清欠行动”。
在接下来的“清欠行动”中,着实给赵有文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阅历课!
要说这世上还是讲诚信的人多,大部分的欠款户一听说债主上门,不管有没有借条,都能如数偿还,有的还带上了一点利息。有的人在听说赵诚病危后,都前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