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可能有点慌了,欧洲真有可能“戒掉”俄罗斯的天然气?近期普京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可能是真急了!现在的问题是欧洲到底能不能承受戒掉俄罗斯天然气之后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称,欧盟本以为需要七年时间才能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但只用了8个月,就替换了三分之二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这肯定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但一旦新的能源结构形成,俄罗斯可能就被挤出了市场。”

这个描述是引用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储殷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欧洲目前正在积极的代替俄气能源,其来源有如下几点:
1、重启煤电、核电代替一部分需求;
2、对可再生能源加大投入:风电、光电以及潮汐能等,还有推广沼气,德国这点做得很好;
3、全球寻找俄气替代来源:美国、挪威、中东、北非和阿塞拜疆等多地来源部分代替;
4、排查天然气需求,改电,改善能耗等,尽可能减少使用天然气;
欧洲能用LNG能替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完全不能!
2021年欧盟使用天然气使用总量为4100亿立方米,北溪线的输气只有550亿立方米,只占了欧盟使用天然气总量的14%,通过能源节省等手段后能降低需求10%左右,差额也就4%,欧洲很容易可以从国际市场上找到这4%的替代,所以戒掉俄罗斯的天然气指日可待。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仅不是,而且差得还远了!欧盟使用的天然气中,有40%~45%来自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线输入欧洲的550亿立方米,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线,还有经过白俄罗斯的“亚马尔-欧洲”管线、经过乌克兰的“兄弟-联盟”管线、经过黑海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管线和“蓝流”管线。


总输气量高达2425亿立方米,因此欧洲节省10%是完全不够的,而且这个缺口如果要用LNG船舶运输来补上,到底是个多大的概念呢?以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泛亚”号为例:
总长290米、型宽46.95米、型深26.25米、设计载重82500吨,体积堪比中型航空母舰,可装载约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这些液化后的天然气汽化后容量将达1.07亿立方米。
一艘290米长的LNG运输船也就1亿立方米,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高达2000多亿立方米,即使是20%的量转化为LNG运输,那么也要将近400艘LNG船舶为欧洲服务,每天必须到一艘以上,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共计696艘LNG船,但其中约80%船为项目船(定期船),无法在短期内从事即期市场运输。

也就是说能满足欧洲临时运输的只有100多艘,即使全部征用也只能满足20%中的25%的需求,也就是只能满足全部需求的5%,所以储殷老师说的欧洲想用液化天然气来代替(除了俄罗斯输欧天然气外大部分都只能LNG运输)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