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普京可能有点慌了,欧洲真有可能“戒掉”俄罗斯的天然气!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3429458334 | 发布时间: 2022-10-21 | 767 次浏览 | 分享到:

普京可能有点慌了,欧洲真有可能“戒掉”俄罗斯的天然气?近期普京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可能是真急了!现在的问题是欧洲到底能不能承受戒掉俄罗斯天然气之后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称,欧盟本以为需要七年时间才能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但只用了8个月,就替换了三分之二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这肯定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但一旦新的能源结构形成,俄罗斯可能就被挤出了市场。”



这个描述是引用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储殷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欧洲目前正在积极的代替俄气能源,其来源有如下几点:


  • 1、重启煤电、核电代替一部分需求;

  • 2、对可再生能源加大投入:风电、光电以及潮汐能等,还有推广沼气,德国这点做得很好;

  • 3、全球寻找俄气替代来源:美国、挪威、中东、北非和阿塞拜疆等多地来源部分代替;

  • 4、排查天然气需求,改电,改善能耗等,尽可能减少使用天然气;


欧洲能用LNG能替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完全不能!

2021年欧盟使用天然气使用总量为4100亿立方米,北溪线的输气只有550亿立方米,只占了欧盟使用天然气总量的14%,通过能源节省等手段后能降低需求10%左右,差额也就4%,欧洲很容易可以从国际市场上找到这4%的替代,所以戒掉俄罗斯的天然气指日可待。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仅不是,而且差得还远了!欧盟使用的天然气中,有40%~45%来自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线输入欧洲的550亿立方米,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线,还有经过白俄罗斯的“亚马尔-欧洲”管线、经过乌克兰的“兄弟-联盟”管线、经过黑海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管线和“蓝流”管线。





总输气量高达2425亿立方米,因此欧洲节省10%是完全不够的,而且这个缺口如果要用LNG船舶运输来补上,到底是个多大的概念呢?以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泛亚”号为例:


总长290米、型宽46.95米、型深26.25米、设计载重82500吨,体积堪比中型航空母舰,可装载约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这些液化后的天然气汽化后容量将达1.07亿立方米。


一艘290米长的LNG运输船也就1亿立方米,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高达2000多亿立方米,即使是20%的量转化为LNG运输,那么也要将近400艘LNG船舶为欧洲服务,每天必须到一艘以上,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共计696艘LNG船,但其中约80%船为项目船(定期船),无法在短期内从事即期市场运输。



也就是说能满足欧洲临时运输的只有100多艘,即使全部征用也只能满足20%中的25%的需求,也就是只能满足全部需求的5%,所以储殷老师说的欧洲想用液化天然气来代替(除了俄罗斯输欧天然气外大部分都只能LNG运输)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只是运输问题,而且欧洲要从管道天然气全面转向LNG的问题非常大,第一个问题就是LNG的压缩和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比如首先就要制造大量LNG运输船,而且还要建设压缩站,储备设施等。



另一个则是接收方的存放同样需要建设大量的LNG储存设备,这几点是绕不过去的坎,俄气的管道天然气成本比LNG低很多,那么问题来了欧洲目前这个动作到底是干什么,要自杀吗?欧洲的目的可能有三个:


  • 一来是真准备俄罗斯断气;

  • 二来则是给俄罗斯一个教训;

  • 三则是降低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前两个理由比较好理解,俄罗斯是全球天然气资源强国,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18年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天然气储量达3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18.1%,在世界能源强国中位居第一!2019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达到7422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8%,仅次于美国(当时第一是美国哦,各位没想到吧)。



俄罗斯有小半个位于欧洲,与欧洲多国接壤,为欧洲提供天然气占尽了地理优势,管道已经铺设,俄罗斯就等着收钱,俄罗斯2021年财政收入为2000亿美元,石油天然气出口占了1250亿美元,占比62.5%!



从这个收入比例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国家,在二十一世纪,有资源的就是大爷,比如沙特,牛逼得不要不要的。俄罗斯也是,时不时的就用石油和天然气敲打下他国,对欧洲如此,当然这里也不是要撇清欧洲的责任,因为被北约绑架了的欧洲时常因为北约东扩让俄罗斯恼怒异常,而俄罗斯除了在导弹试射以及战略轰炸机绕欧洲大半圈以外还经常用天然气武器,搞得欧洲火无处发泄,想与俄罗斯翻脸却又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



因此默克尔才会给欧洲忠告,“俄罗斯是搬不走的邻居,必须要和俄罗斯搞好关系”,默克尔说得没错,因为俄罗斯闹脾气责任并不全在俄罗斯,也有欧洲,而其中的搅屎棍美国却是关系最大的,因为美国不想看到俄欧走得太近,要不然安全了的欧洲将会不再需要北约,所以个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美国,而默克尔就是在俄美之间做到了平衡战略,虽然俄欧磕磕绊绊,但默克尔执政十几年来,俄欧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



俄乌冲突以后,由于欧洲支持乌克兰让俄罗斯恼怒异常,时不时地用天然气武器敲打欧洲,当然断气并不是俄罗斯的目的,和谈才是,但欧洲不这样认为,这种方式已经严重威胁了欧洲的能源安全,但欧洲并没有考虑自身对乌克兰的支持也同样严重危害了俄罗斯的安全,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互相伤害。



欧洲的去俄能源化努力不是没有成效,上文已经说明了欧洲用绿色能源的REPower EU计划来替代俄罗斯天然气,这个REPower EU计划是今年3月份提出来的,就是加快绿色能源计划弥补缺失的能源,但这个属于中长期计划,无法在短期内生效。



短期内的则是重启煤电核电等项目,但也无法彻底满足需求,所以才有了美国高价卖给欧洲天然气的故事,这些尽管无法让欧洲彻底解除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需求,但也给俄罗斯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因此普京必须在2022年寒冷的冬季前把这个事情给解决:



而俄罗斯算盘本来打得挺好,北溪线供气为条件与欧洲谈判,结果被美国破功了,假断气变成了真断气,就像两夫妻在吵架冷战中,一方被勾引出轨并公开了,普京那个尴尬,欧洲那个恼火,好好的一锅米被美国人硬生生煮成了夹生饭。

所以普京真的有点慌了

尽管欧洲仍然是俄罗斯天然气的最佳客户,不仅距离近,而且使用量还大,只是出于意识形态问题才降低俄气产量,但随着欧洲的天气替代战略实施,会逐渐形成一个常态,未来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的份额必定会持续下降,因为俄罗斯已经被欧洲判定为不可靠的能源提供者,尽管暂时还无法将俄罗斯天然气替代掉,但降低比例是常规操作,因为必须要将不可控的因素降到最低。



因此普京必须要挽回这个形象,目前正打算在土耳其建设天然气枢纽,从东欧进入欧洲,也算是补救动作,但这个弯转得太快,是不是有种要被甩下车的感觉?被戏称为“用力过猛、动作变形”,但法国已经表示这毫无意义,不过笔者也是认为,法国只是矫情一下而已,欧洲的天然能源的旺盛需求依然是存在的,美国的LNG并不能解决欧洲的问题,必须要俄罗斯管够且低成本的管道天然气才能解决。



普京目前的对策是挽回欧洲客户,同时寻求多元化能源出口战略,而在普京的战略中,东方天然气管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俄欧天然气之争:对中国利好

这个俄欧天然气事件,对于中国却是利好消息,因为俄罗斯拿天然气作为工具不仅对付过欧洲,也在东亚玩过平衡,当年的“泰纳线”就是如此,最早规划的是安大线,也就是南线:从东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至中国东北的大庆,觉得只达中国不利于俄罗斯的利益,又规划了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安纳线”。



但最后规划了俄罗斯利益最大化的“泰纳线”,从东西伯利亚的泰舍特,途经贝加尔湖北部,然后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和中俄边境地区,再一直通往俄罗斯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这就是“泰纳线”。



当年中国就因为俄罗斯的摇摆不定转而开始突破中亚石油管道,倒逼俄罗斯必须对中国的利益做出选择!而俄罗斯和欧洲的磕磕绊绊也促成了西伯利亚力量1号线的建设,不过一直到2015年才开始修建,于2019年开始通气。



现在有了欧洲天然气教训,俄罗斯也得认识到中国这个超级稳定客户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在加快建设输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起于亚马尔半岛、途经蒙古国,是大口径管道,设计年输气量可达约500亿立方米,接近“北溪-2”的550亿立方米.



这个俄欧天然气之争促成了这个大事件,也算是好事一件!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