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拂过,稻菽飘香。
随着中晚籼稻零星上市,秋粮收购工作正陆续展开,预计旺季收购量达1.85亿吨。今年,国家继续对主产区中晚稻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已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将及时为农户们提供粮食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促进增收减损。
“种粮支持政策挺给力,农技专家耐心指导,帮助我们实现了高产,亩产超1400斤。”走进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常兴铎的玉米地,粗壮的秸秆上缀满果实。
在贵州省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水稻刚收割完,田埂上的运粮车已做好准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村民早早签订了协议,每斤以高于市场价0.3到0.4元的价格收购稻子,乡亲们不用担心稻子售卖的事。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
大江南北,不同“丰”景,同样的喜悦。

△“晒秋”一景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再过不到半个月,沉甸甸的谷穗就可以脱壳成小米了。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米脂县考察调研。途经一片田地时,总书记临时叫停了车,走进田间,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长势,感慨地说:“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今年我种了小米650多亩,谷穗粗长、颗粒饱满,百分之五十的谷穗已经发黄,亩产相较去年要高出100至120斤,每斤能卖10元左右。”丰收时节,村民们满怀期待。

△9月15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职工驾驶大型机械抢收丰收的大豆。
今年,国家继续对主产区中晚稻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斤1.29元、1.31元。
日前,多部门发文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文中明确提出,要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要着力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做到价格上墙、标准上榜等工作。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密切跟踪秋粮上市情况,认真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切实强化收购监督检查,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河北邢台贾宋镇武庄村,农民梁立峰有本细致的“种粮账”。
“今年小麦平均亩产1200多斤,每斤能卖1.6元,我种植了500亩,能收入近100万元呢。”
“这个属于植保机械,政府有补贴。”梁立峰的“种粮账本”上,每笔账都清清楚楚——自走式喷药机,一台5万元、补贴1.5万元。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大豆地里,种粮农民刘琦也在算账。今年,刘琦种植了8000亩的玉米和大豆,到目前为止已经领取了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和耕地地力补贴将近70万元。

△甘肃平凉农民喜获丰收。
近日,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这已是今年中央财政第三次下达补贴资金,既支持种粮的小农户发展生产,又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