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找不到在你睡觉时还能挣钱的办法,你会工作一辈子”——巴菲特
睡后收入能极大地增加一个人的财富,但如果没有巴菲特这句话,99%的人都不知道这种收入模式,可以说是巴菲特的智慧,给我们的收入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未来能过得多好,和他学到的智慧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你想变得更富有、聪明,巴菲特的智慧你值得拥有。

他在08年成为世界首富,是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之一,在不到50年内创造了100美元翻到720亿美元的创富神话。
我学习了大量巴菲特的资料,提炼出了他部分智慧精华,他曾提到,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三不做,学渣看了长叹:可惜没能早点知道。
巴菲特的3点建议,很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

不轻易负债
巴菲特的第一个建议:真正聪明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负债。
在巴菲特看来,负债是束缚,会拖垮自己财富积累的脚步,在投资上,巴菲特会着重看企业的负债率,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当你欠钱需要及时还的时候,你是不能让自己的收入断掉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收入的来源便是工作,哪怕现在的工作再差,我们也不能辞职。
如果此时刚好有一个更好的你能面试上的工作,但工资可能会脱节导致钱还不上了,这时候你就只能忍痛放弃好工作了。

一个顶尖的人物必然能够抓住一次又一次的好机会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而我们一旦负债了,便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放弃好机会,平庸一辈子。
那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不轻易负债的人呢?
我们之所以愿意负债的主要原因是欲望,买车的欲望,买房的欲望,买奢侈品的欲望等等。
要改变的核心就是控制住欲望。
第一,我们减少信息接收
欲望的来源主要是攀比和消费主义的诱导,我们只要不接受这些信息,就会减少部分欲望,可以换个攀比少的社交圈子,定期远离手机,或者屏蔽那些与消费主义相关的内容。
第二,适当用现金消费
有时候因为习惯了线上支付,我们对消费逐渐没了感觉,好像负债也不是自己的一样,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现金消费,看着手里的钱出去了,我们才会有心疼感,才能减少负债的可能性。

不在乎外界的看法
巴菲特的第二个建议:不在乎外界的看法
在巴菲特看来,我们无需太过注重外界的事物而因此左右徘徊,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意志、好恶去生活。
他选择投资是因为投资能让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必太在乎着装,他喜欢可乐、汉堡是因为这能给他带来良好的工作状态,不会在乎别人说的健不健康。
也正因为巴菲特的投资方式与他的个性及生活方式相适应,所以他充满了热情和快乐,自然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活得又累又不好,不是因为生活真的这么差劲,而是他们太过于在乎外界的看法,做得和心理想的完全不一样,整天带着面具。
我身边就有朋友明明喜欢做销售,可家人偏偏要他们做行政,顺从了家人的人,往往会毫无激情地做一辈子工作,提不起兴趣,碌碌无为。
而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行动的人,无论日子多苦,他们总是能够有激情,对未来充满了兴奋,迟早会出人头地,这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那怎么做,才能完全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呢?

方法:多肯定自己
在乎外界看法的本质是自卑,所以想要通过迎合的方式来满足其他人,只要我们能够多肯定自己,克服自卑,便不会在意外界看法去迎合别人了。
关于自信,外在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每次照镜子会多一分自信。
一旦成功完成了一件小事情,便告诉自己:“你太棒了”
如果碰到了一些小失败,告诉自己:“失败算什么,我马上就去想解决办法”
别三心二意
巴菲特的第三个建议:不去三心二意
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专注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精益求精,这就足够导致成功。——巴菲特
巴菲特到底有多专注呢?除了商业,艺术、文学、科技、旅游、建筑这些领导巴菲特基本都不关注。
他有近30年住在朋友的一件客房里,却从未注意到浴室有一幅毕加索真迹。

很多人之所以迟迟富不起来,取得不了成功,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三心二意,不够专注。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如果你一边刷牙一边看手机,牙肯定刷不干净,但如果你专注刷牙,不看手机,牙肯定很干净。
赚钱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专注一个领域去赚钱,赚到的钱肯定会比一天换一个领域去赚钱的人更多。
但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我们如何做到不三心二意,专注深耕呢?
我们之所以会被诱惑,是因为专注一个领域容易审美疲劳,找不到激情与新鲜感,所以只要能够让自己专注的同时还有新鲜感,便能持续深耕了。
方法:切换模式
我们可以不停地切换自己的行为模式给自己带来新鲜感。
比如你的工作内容是表格制作,你便可以经常切换制作表格的公式,或者是切换一些表格的模式与外观来增加不一样的感觉。
比如你的工作是销售,你便可以经常切换自己与客户沟通的话术,或者与客户交流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