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他所拥有的财富时,这个社会有10000种方法收割它。直到你的财富和认知相匹配为止。
中国股市是一个政策市,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政策的变化会迅速地反映到股市上,从而迅速的影响股票的价格。因此,了解并且解读政策的变化就成为“高手”纵横股市的一个绝技。
要做到“两耳听尽身外事”,并不能完全相信别人的分析,要有自己对政策解读的超能力,要做到从消息中去伪存真,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长时间实战经验的累计。这又说到了学习上面,因此,学习、学习,还是学习,非常重要。
认知是什么?
一堆人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有人拿起一块钻石走了。
抢金子的那帮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就根本就没人告诉他们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这就是认知能力高低的区别。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也是认知,你认为一文不值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是宝贝。
你认知强,就比别人提前看到事情本质,提前看穿你所在行业中后期的发展,甚至终局。
会更清楚自己商业模式的问题,优劣势,需要找什么样的人来操盘,他大概率会在哪个赛道甚至哪家公司出现,你还会更清楚钱在哪里。
很多时候,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
你遇到的问题,别人也可能遇到过。你踩到的坑,别人也可能踩过。也许你此刻面临的困局,别人早已经历过。
有人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经历能给你最深刻的体验。但是你能从这位好老师身上学到得很少。因为人这一生,所能经历得实在有限。
如果一个人的认知处于社会底层,又不善于学习,不愿学习,经历又少,人生阶层跃迁的希望将十分渺茫。
认知突围,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人生逆袭的绝佳途径。
从利多消息中把握买卖时机
一般来说,利多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
在股票市场上,资金与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着股价的涨跌,资金相对盈余时,股价就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就下跌。因此,所有有利于资金扩容的消息都是利多消息。此外,一切能增加股票相对投资价值的因素都是利多因素。例如,储蓄利率或债券利率的下调。
(1)通常情况下,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从下面六点把握利多消息的买卖时机。
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初期出现利多消息时,应及早介入。
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初期出现利多消息时,短线可以介入抢反弹。
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中期出现利多消息时,应逢低介入。
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中期出现利多消息时,短线可待股价反弹时少量介入抢反弹。
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末期出现利多消息时,应逢高出货。
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末期出现利多消息时,大盘结束调整往上攀升时短线可以介入。
当股市的表现实际上已包含了市场对未来将出现利多的预期后,再出现的利多将不再是利多。道理很简单,股市是一个高效率的市场,预期明天会发生的事,也许今天的走势就已经包含了明天的因素。
(2)从技术分析层面上来看,就与利多消息有关的买卖时机,投资者也可以结合移动平均线共同把握。
空头市场。如果股价继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后,又突破了60日移动平均线,则后市的上涨空间会比其他情况强劲,如有利好消息的配合,则可顺势脱离空头市场,是极佳的买点。
如K线图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纵有利多消息,仍不要轻易跟进,等10日移动平均线与K线图分开且上行时,方是买进时机。
这时多方力量才是真正的增强,后市上升的几率才会大。特别是在空头市场,投资者均对利空敏感,而对非实质性的利多麻木。空头市场中的利多消息往往是出货的良机,而非跟进的机会,这在沪市屡试不爽。所以,投资者在进场时,可分清大势,再行决断,不能盲目跟进。
股市中有这样一些格言:“迟到的利多不是利多,迟到的利空不是利空”、“利多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多”……
从利空消息中把握买卖时机
所谓利空,是指会对股票涨势带来负面影响,对空头有利的因素和消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投资者还可以从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影响方面对利空进行判断。一切影响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信息都是利空消息,如上市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局势的变化、宏观经济的运行是否平稳等,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影响着上市公司原材料的供应或产品的销售、员工的工作情绪或状态,从而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
另外,当上市公司的内部因素改变时,如管理水平的改善或降低、技术设备水平的改善或降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新项目的投产或失败等,投资者也要注意。对应着利空,往往就会提及空头,所谓的空头是指当股价已上涨到了最高点很快便会下跌时,或当股票已开始下跌仍会继续下跌时,趁股票处于高价时卖出的投资者。
从利空消息中把握买卖时机,一般可以归结为以下六点:
①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初期出现利空消息时,短线应减仓操作。
②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初期出现利空消息时,短线操作者应果断斩仓出场。
③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中期出现利空消息时,投资者可逢低买入。
④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中期出现利空消息时,投资者应持币观望,不要轻易介入抢反弹。
⑤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末期出现利空消息时,短线应迅速出货离场。
⑥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末期出现利空消息时,短线操作者可逢低买入。
例如,2010年11月12日,住建部与外管局印发文件,规定境外个人只能在境内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而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意在防范热钱流入,以及受货币政策加息预期政策、上调印花税等利空消息影响,沪深股市跳空低开,10:30分后,行情急转直下,一路走低。至收盘时,沪指下跌了5.16%,本周跌幅达到4.6%。截至收盘,沪综指下跌162.3点,收于2985.44点,跌幅5.16%,成交额3033.88亿元;深成指下跌了958.4点,收于12726.54点,跌幅7.0%,成交额达到2348.02亿元。两市成交额放大,成交量为近期行情天量,8只个股涨停,近160只个股跌停,如图所示。
上证指数日K线走势图
上证指数2010年11月12日分时走势图
从市场传言中把握买卖时机
在我国股市上,除了一些相对而言比较正规的消息之外,小道消息、谣言和传言“遍地盛开”。“博消息”成为部分投资者甚至投资大户的主要操作方式,有少数人可能会碰上些利润,但更多的投资者则会陷入泥潭。那么该何如正确的甄别市场传言中的有用信息呢?
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以如下3个策略来把握市场传言中的买卖时机。
(1)牛市持续一段时间后,投资者要重视利空传言,反看利多传言。一般来说,牛市末期的利空常有可能是真的,而且当利空传到投资者耳中时,主力机构必然已出完货了;同样道理,牛市末期的利多传言则常有可能是假的。在上升过程中,一些机构大户为了出脱存货,常会编造各种利好传言来引诱散户跟风抢盘,他们借机出货。熊市持续一段时间后,投资者要重视利多传言,同时反看利空传言。
(2)从敏感程度判断市场的强弱。概括来说,如果市场对利空传言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下跌,则表明市道软弱;如果市场对利多传言敏感,一出消息就上涨,则表明市道较强;如果市场对利多利空处于麻木状态,则表明大势变盘在即,要注意突破方向。
(3)正规消息正确对待,小道消息小心处理。通过对正规消息的逐字解读,及对市场传言的认真分析,从而有效地对买卖时机进行研判。突发消息需要消化,预期出台反向转化。
如图所示为南风化工在2011年3月15日至3月17日的走势,在日本地震及海啸的影响下,日本核电站反应堆发生了爆炸,网络上风传食盐可以防辐射,随即各地出现了各种抢食盐风潮,虽然这个传言没有被证实,但是投资者对于此消息应该还是有一些投资敏感度,关注食盐股票一定是一个必须的选择。在下图中,南风化工在接连三天,每天都是阳线收盘,其中3月17日更是以0.34的缺口跳空高开,三天之内股价从7.23元直接涨至8.09元,涨幅达12%。
所以说,市场传言有可能是真的,甚至大部分有可能是假的,但是我们要在弄清楚传言真假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的风向,同样可以赚钱。即使是假的传言,有的时候在其有效时段内甚至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短线操作,赚取巨大的利润。
从政策中寻找买卖时机
俗话说“看大势赚大钱”,在股票市场上,大势如洪水、股价如小舟,股价总是随着大势的起落而涨跌的,弄清了大势,也就把握了股价的基本走势,而所谓的“大势”往往决定于国家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事实上,政策在股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是航标,了解政策方向,才知道航船该往左转还是该往右转,也可以更好地把握买卖时机。所以,买卖股票要弄清楚国家什么时候对哪些行业和企业实行扶持政策,什么时候对哪些行业和企业采取限制措施。
另外,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障碍在不断减少,本国的股票市场受到国外主要股票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国际政治局势动荡、经济萧条,股票价格就会下跌。
例如,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开始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2010年年初,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经济较稳健的国家以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被预测未来3年预算赤字将居高不下,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我国股市也受到了影响,上证指数从2009年12月的3300多点跌至2010年7月的2300多点,如图所示为上证指数日K线走势图。
从市场热点中把握买卖时机
每天A股市场的3000多支股票跌宕起伏,有强势飙升的也有弱势暴跌的,大多数投资者每天都在想抓到市场热点,使自己操作结果跑赢大盘,赢利丰厚,其实市场给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投资者要学会捕捉市场主流热点的方法和技巧。
通常情况下,热点最初往往只是表现在某支领头股出现大幅的上涨上,虽然没有得到市场普遍的认同,但股价表现得异常坚挺。之后随着舆论的升温,市场对其股价的预期就发生了变化,短线炒家追逐短期的收益并带动其相关板块随之升温,当市场中所有的投资者都意识到围绕该股形成的市场热点并普遍跟进之时,实际上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可能随时会出现爆炸性的风险。
一般来说,投资者捕捉市场的热点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市场热点的出生地是政策面
投资者抓热点要先下一番功夫,对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运行结构、经济工作要点有个具体的认识,再细化到哪些行业会得到政策扶持,发展前景乐观。跟踪市场前瞻信息,分析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再结合证券市场的个股具体分析。
(2)市场热点的投机性看技术面
投资者需要明白投机的背后是随意性,策略很难有效实施。在实战中投资者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热点有板块效应
领涨板块涨幅不断扩大,能迅速涨到3%以上,板块量能有效持续放大,同时带领相关联的板块随之上扬,有领头羊之势。一般而言,市场的热点总是在前期暴跌或走势低迷的板块中产生。
市场热点有羊群效应
两市同类个股迅速上涨,涨幅会明显超过其他个股,多数个股涨幅在5%以上,有不少个股涨停。综合来看,头羊股有以下共同的特征:其一,前一轮行情中涨幅较小,走势低迷;其二,在当期的大盘调整中先于大盘止跌,并小幅上扬;其三,有被市场响应的、新颖的概念或题材。市场热点技术特征明显,即时线、K线、量能等指标强势突起。
市场热点的周期效应。
周期循环的观点阐述了判断市场热点的一条法则,即当市场对某一板块是热点而达成共识,同时该板块的许多个股连续放量飙升时,正是抛出这类个股的时机;相反,当市场对某一板块一致看空,同时该板块的许多个股连续放量暴跌时,正是买入这些股票的时机。投资者可以选择用周期循环的观点把握热点变化的节奏。
通常来说,常规股票能够上涨15%便可考虑卖出了。然而,对于处于热点之中的股票,在升幅达15%之时,不但不应卖出,还可适当跟进买入,特别是对于其中的领涨股票。在实际操作中,市场热点的形成过程会给投资者带来非常丰厚的利润回报,但此种回报往往只提供给有准备之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热点的末期投资者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为了保住胜利的果实,投资者应在股价达到目标价位的时候及早抽身而退,将风险降到最低。
股市人来人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怀着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进入到A股市场。在他们看来,自己在事业上也没太大希望,而把唯一发财的希望寄托在股市上,这主要是:A股市场门槛不高,又不用干脏活累活去赚钱,却能轻松积累财富。还有一些人觉得,A股是人性各种搏斗的场所,何不尝试一下?
但是,股市人生十多年下来,原来的新股民逐渐变成了老股民,这些人对股市产生了一种厌倦,他们发现A股市场有15%的时间是牛市,而85%的时间是处于熊市之中,经历了长期的熊市,既浪费春青,又损耗财富,实在不值得,所以,老一批股民隐退股市。目前在A股市场上,股龄有二十年以上的人已不多见。
很多新股民会觉得奇怪,我们要把炒股当作一份事业,为啥当年的老股民却都不在了呢?最搞笑的是,杨百万是第一批买认购证的资深股民,现在杨百万自己不抄股,要么在外面讲讲课,要么卖卖自己写的股票书籍。就连他儿子也不允许炒股票,现在正在从事卖炒股软件的工作中。足见老股民对股市是一种敬畏之心。
那么,资深一些的股民为啥都选择离开A股市场呢?
第一,A股自开设的那天起,并不是为股民发财致富的,而是解决上市公司融资难问题的。要说A股市场是一个圈钱市也并不为过。正是因为这三十年来,股市一直是“重融资,轻回报”,所以股民炒股的胜算并不高。而且A股市场的股票没啥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价值。
第二,A股市场的投机性太强,老股民吃亏上当几回后,觉得再玩下去没啥意思。通常主力机构处处设置好陷阱让散户去跳,散户们防不胜防。比如,机构要炒一只股票前,先开始布局,然后放出内幕消息,开始拉升股价,而散户们看到这只股票涨势不错,就紧跟其后,不断追高,最后主力机构暗中撤退,散户们就被当成了韭菜,被割在了高位上。这样炒股的股民却成了上市公司长期股东。
第三,散户现在不知道买啥股票好了,买绩优股吧,已经被机构炒上了天,股价翻了好几倍,买中小市值股票吧,上市公司的质量没保险,往往是上市前业绩造假严重,上市之后就是业绩大滑坡。更可怕的是,散户买了股票后,不知道哪天踩上了地雷,若是不幸哪天买了长生生物这样的问题股,那就欲哭无泪了。试想连上市公司质量都没保障的股市,博弈起来是凶多吉少。
交易实际上是一种思维
而市场的涨跌则是思维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把握市场的思维的同时也就开始把握自身操作了,正如把握音乐的节拍一样。而在市场中,更多的人是去关心或预测明日的涨跌,事实上在一个多变的市场中,关键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市场去赚钱或减亏,其次才是如何去判断市场,是怎么做,做不做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走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一种交易思维的体现了,很多时候尽管投资者预测的很准确却并不能实现盈利,就是因为如何操作的问题考虑的太晚了,失去了诸多的机会。在操作中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就是要考虑交易的方法,一类是尽量追求盈利的幅度,以个别交易的大幅上涨弥补多次交易的较小亏损;一类是追求盈利的频率,积少成多。在具体应用中随着市场和个人技术的差别采取一类为主的方法是能产生一定积极作用的,并不是两类方法对所有人和所有市场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
此外在具体的运作中,交易往往忘却去感受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另味享受,正如骑马一样,随势而动才算是会骑了。在我们面对操作交割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对于赢的结果分析其偶然性,对于输的结果尽量分析其必然性?回答往往是否定的,其实自我批评的力量在下一次实践就可以显现出来了,周期并不需要太长,当然最后我们不能忘了风险管理,有了风险管理,不仅不会限制我们的操作。反而会给我们在操作中带来更多的选择。风险管理正如一种忧患的思维,促使我们进步。其实,投资就是一种思维,它需要灵感,悟性,经验和积淀但更需要的是思考。心态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心理素质好坏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心理素质好可以使人客观的分析、判断,把自己的技术水平正常发挥出来。
操作时的心情、情绪稳定也是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技术好,操作顺利也会增强信心,如果操作亏损,市场会给交易者带来,挫折感、悲观、自责等等负面情绪,也会影响下次的操作的。
所以心里素质好也是炒股票成功的一个前提,是先于技术的,每一个炒股票高手的心理素质都是很好的,因为高超的技术都是不断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总结。需要人细心、有耐心、有恒心,而且要不断地面对挫折、失败,没有好的心理素质,根本就学不到高超技术,有谁见过哪个人素质不好却技术高超。而且能做到长久成功,一次、两次靠运气的成功只会加快一个低素质的人的彻底失败。
很多人把技术的优劣放在交易的第一位,其实技术好坏是你知道多少正确的客观知识,而心态好坏就是在应用时能把知识正常发挥出多少。就好比古代军队精兵训练,军队会每天不停训练士兵,训练的项目非常单一,为的就是上战场士兵只要发挥好一种,那么足以致胜。
如果做股票朋友一买就涨,持仓状况总是绰绰盈于,卖或不卖两可之间,谁的心态能不好,”这叫 心情好,有的人,碰巧做好一段波段行情后,就洋洋得意、 骄傲自大盲目乐观, 这是心理素质差。
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同样浮亏5%,心里素质不一样的人反映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很冷静 ,有的心里乱糟糟,不能正常思维 判断了。
炒股票就是炒心, 无论技术多好的人、无论运气多好的人在股票市场,判断失误,遭遇挫折都是经常遇到的事,股票市场对每个人来说时刻都是新的挑战,股票市场需要智商,也需要情商。
2022-11-12
2022-11-12
2022-11-12
江苏“有前途”的三座城市,无锡不入围,最后一个被称为北上海!
2022-10-22
2022-10-20
股票分成,股票代操盘,炒股合作 炒股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推荐股票合作投资股票合作专业炒股黑马牛股长期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炒股合作,股票合作分成,股市预测及股票推荐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推荐股票合作分成,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咨询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