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徐先生说:“其实我们和庄家基本没什么联系,一年做这么多股票,可能认识那么多庄吗?哪有时间?但我们确实以庄家为生。以我们的水平,已经可以看出庄家性格、偏好、手法、资金量、成本。一方面,我们不会选择远高于庄家成本的股票,以免高位接货,另一方面,我们会选择庄家准备拉升前的一瞬间进场,让庄家被迫拉抬,分一杯羹。当然,也有不‘合作’的,我们进去第二天大幅低开,不出他就不拉,一出他反倒马上来个涨板,但这种情况极少。”
沈打了个比方,这就像请客吃饭,本来要请10个贵客,突然又进来一位,让他走肯定破坏气氛,因此虽不情愿,也只能让他坐下一块吃。而且毕竟他们只是打把短线,第二天就出。要是进去就趴下守中长线,等着庄家大幅拉高,那不洗你才怪。
有时候,股票已经封板了,几位短线客才会在涨板上排队进货,“关键在于,我们能分辨真、假涨停板”,徐海鸥说。
新感觉派
如果以传统理念定位,他们显然不属于基本分析派,他们甚至不太看证券报刊。而且选股也是五花八门,从基本面上简直无迹可循,业绩好中差都有,盘子大中小通吃,既有1000多万的小盘庄股,也在14个亿的超级航母。但也很难将其归为技术派,因为他们看盘论市的依据通常也不是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那么,他们该算哪一派?
有人将他们的实战经验总结为五条,分别是:
一、选形态较好个股。即底部构筑较为扎实,放量温和、小阳慢推。如果没有他们参与,就算不能放量涨停,早晚也要向上突破。他们在此阶段介入有如推波助澜,时机把握得恰到火候,成功率自然大增。
二、控制持股成本。他们买入成本往往远低于市场平均成本,因此,在拉涨停后,也不至于马上引来大量解套盘,可以保证第二天安全脱身。
三、不碰高度控盘的庄股,尤其是前期经过大幅炒作的庄股。因为这类庄股难以吸引广大散户跟风炒作,自己进出也十分不便,该小组仅有的几次失误,都是折在此类庄股上。
四、重“价”更重“势”。绝不参与在下降通道中的个股,因为这些股票上行能量太弱,难以成为短期热点。
五、问题股及ST、PT股绝不介入。
对此,几位高手也都认可。不过谁都知道,普通投资者如果仅仅据此操作,怕是九死一生,是否还藏有什么绝招?徐海鸥说:“其实我们主要是凭盘中感觉和经验,是很难言传的东西,而且也常有不准的时候。如果方法能说出来那才是蒙人的。我们的方法并不神秘,也没必要秘而不宣。即使别人知道我们的手法,也很难学习。换句话说,没有普遍意义。”
这样说来,称他们为感觉派或许最合适。只是这种感觉太难言传。不过更难学的,是他们的刻苦精神,几个人都以用功著称,每天都要复盘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