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吴老师视角:争议背后的 A 股投资机遇
日本方案虽引发争议,却从侧面印证了卫星互联网 “全球竞速” 的产业趋势,更凸显了我国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吴老师结合资本动向与产业数据,指出三大核心投资机遇:
(一)技术自主化标的成 “避风港”
日本方案暴露的技术短板,让市场更加认可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的价值。我国卫星制造企业已实现卫星平台轻量化(单星重量<500kg)、载荷高带宽(>100Gbps)的国产化突破,某卫星制造龙头国产化率达 98%,较日本同类企业高出 60 个百分点。从资本动作看,近 5 日该龙头获融资净买入 2.3 亿元,股价逆势上涨 18%。吴老师强调:“在全球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具备‘卫星平台 + 载荷’全自主能力的标的,将获得估值溢价,这是最确定的投资主线。”
(二)地面设备企业迎 “替代机遇”
日本共享计划虽推进受阻,但东南亚国家的卫星互联网建设需求真实存在。由于日本技术方案不可靠,这些国家开始转向中国寻求合作,国内地面设备企业迎来替代机遇。某地面设备龙头近期接到东南亚订单 8 亿元,主要供应相控阵天线与卫星终端,其产品因 “成本低(8000 元 / 台)、兼容性强(支持多星座)”,较日本同类产品更具竞争力。吴老师团队跟踪数据显示,2025 年 Q4 国内地面设备企业海外订单同比增长 120%,成为板块新的增长引擎。
(三)政策红利加持的细分环节
与日本 “政策摇摆、规划不清” 不同,我国卫星互联网政策呈现 “长期稳定、精准发力” 的特征。2025 年专项补贴资金增至 50 亿元,重点支持卫星载荷、相控阵天线等核心环节,海南、上海等地还出台了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175%” 的配套政策。在政策红利加持下,某卫星载荷企业 2025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60%,订单金额达 18 亿元。吴老师指出:“政策确定性是卫星互联网赛道的核心护城河,叠加日本方案带来的对比优势,相关标的将持续受益。”
三、实战策略:吴老师教你把握 “真机会”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普通投资者容易陷入 “追概念、踩陷阱” 的误区。吴老师结合 15 年实战经验,推出 “三维择股 + 仓位动态调整” 策略:
(一)三维择股:避开伪标的,锁定真龙头
技术维度:优先选择 “卫星平台轻量化<500kg + 载荷带宽>100Gbps + 国产化率>90%” 的卫星制造企业,以及 “相控阵天线成本<1 万元 / 台 + 支持多星座” 的地面设备企业;
订单维度:聚焦 2025 年订单金额≥10 亿元、客户包含政府 / 运营商的标的,某卫星通信服务龙头 30 亿元订单(含东南亚合作项目)就是优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