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本质:很多股民学了基础技术分析(如 “均线金叉”“MACD 红柱放大”“突破压力位”),就盲目按形态买入,却忽略了 “技术形态背后的资金意图”,导致买入在 “假突破”“诱多形态” 上。
吴老师案例:2024 年,股民 B 看到某半导体股 “突破前期 25 元压力位,且均线金叉,技术形态完美”,便以 25.5 元 / 股买入 5000 股。结果买入后,股价并未持续上涨,反而回落至 23 元,后续在 22-24 元区间震荡 3 个月不涨。吴老师分析后发现:此次 “突破” 是 “无量突破”—— 突破时成交量仅为前一日均量的 60%,说明没有资金愿意跟进,是主力故意画出的 “诱多形态”,目的是吸引散户接盘,自己则趁机减持。
关键误区:技术形态需结合 “成交量”(有量的突破才有效)、“基本面”(形态好但业绩差的股难持续)、“市场环境”(熊市中多数技术形态会失效)。孤立看形态买入,很容易掉入主力设下的 “技术陷阱”。
问题本质:不少股民认为 “股价低 = 风险小 = 易上涨”,专买 “5 元以下”“10 元以下” 的低价股,却忽略了 “股价低的根本原因”—— 业绩亏损、市值小、缺乏核心业务,这类股往往没有资金关注,自然难以上涨,甚至可能因 “退市风险” 大跌。
吴老师案例:股民 C 看到某 ST 股股价仅 3 元 / 股,觉得 “便宜,就算跌也跌不到哪去,涨起来空间大”,买入 2 万股。结果买入后 1 个月,公司因 “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 被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股价连续 5 个跌停板,跌至 1.8 元,浮亏 2.4 万元。吴老师解释:低价股中,多数是 “业绩差、缺乏资金关注” 的标的,资金更愿意流向 “业绩稳定、有成长逻辑” 的中高价股,而非 “低价垃圾股”。
关键误区:股价高低不是 “是否值得买” 的标准,“估值高低” 才是。一只股若业绩持续增长、估值合理,即使股价 50 元也可能涨;若业绩亏损、估值虚高,即使股价 3 元也可能大跌。“抄底低价股” 本质是 “混淆了‘便宜’与‘低估’的概念”。
🔥【股票合作分成:与庄家主力共享内幕,获利三七分成!】🔥
2025-11-26
📈【灵活适配的股票委托操盘,满足多样投资需求】📈
💹【专业操盘,理念先行,股票委托合作助您盈利】💹
💢是不是总遇到这些股市难题?
📈【攻克技术难题,股票委托操盘带新手看懂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