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品标准:优先选择 “政策利好明确、资金关注度高、短期趋势向上” 的股票,如同摆地摊选择 “刚上热搜、顾客抢着买” 的商品;
核心品类:包括 “政策推动的短期热点”(如基建政策出台时的基建股、新能源补贴加码时的储能股)、“业绩超预期的白马股”(如季度净利润增长 50% 以上且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的消费股)、“技术面突破的强势股”(如放量突破年线且 MACD 金叉的科技股);
反面案例:避开 “冷门行业股”(如长期缺乏政策支持、业绩持续下滑的传统行业股)、“题材炒作股”(如无业绩支撑的概念股、连板后高位回调的妖股),如同摆地摊避开 “过时、无需求的滞销品”。
止损原则:当股票跌破 “成本价 3%-5%” 或 “关键支撑位”(如 5 日均线、前期整理平台下沿)时,立即卖出,如同摆地摊 “商品滞销时降价清仓”,避免亏损扩大;
止盈逻辑:当股票盈利达到 “5%-8%” 或 “触及短期压力位”(如前期高点、10 日均线)时,果断止盈,如同摆地摊 “商品畅销时及时补货再卖,见好就收”;
吴老师案例:“某股民按‘摆地摊式炒股’操作,买入某基建股后,股价跌破 5 日均线(关键支撑位),立即止损(亏损 4%),随后换成某新能源热门股,5 天后盈利 7%,不仅弥补亏损,还实现净盈利 3%;若当时死扛基建股,后续股价继续下跌 15%,会导致大幅亏损。”
单次收益目标:不追求 “单次盈利 20% 以上”,而是设定 “5%-8% 的小额收益目标”,如同摆地摊 “单件商品赚 1 元,而非 10 元”;
盈利频率:每月完成 3-4 次有效操作(即赚钱的操作),一年完成 30-40 次,通过 “高频次盈利” 实现复利增长;
数据测算:若总本金 10 万元,每次操作盈利 6%,每月完成 3 次有效操作,一年后资产约为 10 万 ×(1+6%)^36 ≈ 10 万 ×8.14 = 81.4 万元,年化收益超 700%;即使胜率仅 60%(10 次操作 6 次赚钱、4 次止损),每次盈利 6%、止损 4%,一年后资产约为 10 万 ×(1+6%)^24 ×(1-4%)^16 ≈ 10 万 ×4.05×0.53 = 21.46 万元,年化收益超 110%,远超多数投资者。
股票操盘手吴老师:中国真正发大财的一种人:做一个独来独往的交易者!值得股民细品
2025-11-27
股票操盘手吴老师:A 股:当你把 “缩量上涨” 和 “缩量下跌” 搞懂,炒股成功......
中国 A 股:10%+80%+10%=1,牢记少走很多弯路,写给 2 亿中国股民......
A 股:倘若接下来迎来牛市,如果你本金只有五万,认准这两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