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领跌的 ETF,吴老师团队通过 “业绩数据 + 估值水平” 的双重分析,提前提示风险。例如,在港股医疗 ETF 下跌前,团队发现 “港股医疗板块净利润增速放缓、估值处于历史高位(PE 超 40 倍)”,提示投资者减持;在线上消费 ETF 下跌前,团队通过 “消费需求数据、企业利润率变化”,预判板块增长乏力,提示投资者规避,有效帮助投资者减少损失。
(二)ETF 标的筛选能力:四维模型锁定高价值 ETF
基于宏观与行业分析,吴老师构建了 “景气度 + 估值 + 流动性 + 跟踪误差” 的四维 ETF 筛选模型,为投资者筛选优质标的,具体筛选标准如下:
景气度:ETF 跟踪的指数所属行业需求增速不低于 15%,政策支持力度大,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如集成电路 ETF 跟踪的半导体行业需求增速 20%);
估值水平:ETF 跟踪的指数 PE(TTM)处于近 3 年 40% 分位以下,PEG 小于 1.2,估值合理(如巴西 ETF 跟踪的指数 PE 仅 12 倍,处于近 3 年 30% 分位);
流动性:ETF 日均成交额不低于 5000 万元,折溢价率控制在 0.5% 以内,确保交易便捷、避免流动性风险(如集成电路 ETF 日均成交额超 2 亿元,折溢价率 0.2%);
跟踪误差:ETF 跟踪误差率不超过 1%,基金经理管理能力强,能够精准跟踪指数(如标普生物科技 ETF 跟踪误差率 0.8%,低于行业平均的 1.2%)。
2024 年通过该模型筛选的 10 只 ETF 中,8 只年内涨幅超 15%,远超市场平均涨幅的 8%。以巴西 ETF 为例,其跟踪的指数所属行业需求增速 25%、PE 12 倍、日均成交额 6000 万元、跟踪误差率 0.7%,完全符合四维筛选标准,从推荐至午评时涨幅达 2.56%;以集成电路 ETF 为例,其跟踪的指数需求增速 20%、PE 25 倍、日均成交额 2 亿元、跟踪误差率 0.8%,符合筛选标准,涨幅达 2.32%,为投资者带来显著收益。
(三)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能力:全流程优化投资收益
针对 ETF 市场的特点,吴老师为投资者制定了 “波段操作 + 长期持有” 相结合的投资策略,并建立 “事前预防 - 事中监控 - 事后应对” 的风险控制体系:
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