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爆发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11 月 20 日 AI 手机概念板块资金流入 165 亿,阶段涨幅 1.24%,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核心标的获北向资金与社保基金加仓,其中立讯精密单周北向资金净流入达 8 亿,足见机构对板块前景的认可。
3. 产业链共振:从零部件到终端的全链条受益
AI 手机概念拉升并非单点行情,而是全产业链的共振效应。吴老师团队通过产业链调研发现,当前从上游零部件到下游终端组装,均呈现订单饱满态势:上游,兆威机电的 AI 手机镜头变焦电机配套华为 Mate 70 系列,订单排期至 2026 年;中游,蓝思科技的 3D 曲面屏在 AI 手机领域市占率超 40%,社保基金已加仓 0.6%;下游,立讯精密作为苹果 AI 手机核心组装商,同时受益于 VR/AR 业务 90% 的同比增长。
这种全链条景气度传导,使得 AI 手机概念具备 “业绩兑现周期短、确定性强” 的特点。吴老师测算,2025 年四季度 AI 手机核心供应链企业净利润平均增速将达 35%,其中光学零部件、AI 算法适配等细分领域增速有望突破 50%,远超消费电子行业平均水平。
(二)AI 手机概念投资的三大核心机遇
1. 硬件创新主线:聚焦 “算力 + 形态” 核心标的
算力升级与形态革新是硬件端最确定的投资方向。算力方面,NPU 芯片、AI 处理器等核心元器件供应商直接受益,如为旗舰机型提供异构计算架构的芯片设计公司;形态方面,折叠屏铰链、超薄柔性玻璃(UTG)等技术突破推动产品成熟,长盈精密凭借全球领先的折叠屏铰链技术,毛利率已提升至 22%,成为形态创新主线的代表标的。
吴老师特别提示,硬件领域需重点关注 “技术壁垒高 + 客户绑定深” 的企业。以鹏鼎控股为例,其为 AI 手机提供的高密度 PCB 板具备独家工艺,已进入苹果、华为核心供应链,在 AI 手机小型化、集成化趋势下,订单份额持续提升,具备长期成长潜力。
2. 场景应用主线:挖掘 “AI + 细分场景” 龙头
AI 与垂直场景的结合正在催生新的增长点。影像领域,具备 AI 算法优化能力的企业如舜宇光学,其智能镜头可配合终端厂商实现 “场景化摄影优化”;音频领域,歌尔股份的 AI 音频方案配套安卓旗舰机,三季度利润已增长 38%;AR 生态领域,随着苹果 Apple Vision Pro 普及,iPhone 作为 AR 内容创作入口的战略地位凸显,相关适配企业将迎来需求爆发。
这类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 “绑定终端创新场景”,一旦某类 AI 应用成为爆款,业绩将快速释放。吴老师以生成式 AI 落地为例,当前中高端手机普遍支持端侧文生图、文生视频,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个性化素材生成工具,相关算法供应商已获得多家手机厂商的长期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