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抢筹的核心逻辑是 “估值安全边际”—— 主力资金通过测算标的合理估值区间,当股价跌破区间下限时,选择尾盘快速介入,既避免盘中持续买入引发市场关注,又能在短期情绪修复后快速获利。吴老师指出:“估值修复型抢筹的持续性,取决于标的基本面是否支撑估值回归,若标的处于高景气赛道(如消费升级、高端制造),则估值修复后可能进入‘估值 + 业绩’双击阶段。”
3. 资金调仓型抢筹:板块轮动中的 “仓位切换”
当市场进入板块轮动周期(如从防御板块向成长板块切换、从高估值赛道向低估值赛道切换),主力资金为快速完成仓位调整,会在尾盘对目标板块的核心标的进行抢筹。例如,近期市场从 “权重蓝筹” 向 “科技成长” 切换,主力资金在尾盘对某半导体赛道个股净买入 5.2 亿元,同时减持等量的银行板块个股,实现 “板块轮动 + 仓位优化” 双重目标;次日,半导体板块整体上涨 3%,该个股领涨板块,印证主力资金调仓逻辑的正确性。
此类抢筹的关键在于 “板块趋势判断”—— 吴老师强调:“资金调仓型尾盘抢筹的个股,需结合板块轮动节奏判断持续性,若板块处于趋势启动初期,抢筹后可能跟随板块持续上涨;若板块已进入趋势尾声,则可能仅为短期资金博弈,上涨持续性较弱。”
(二)近期获抢筹 3 股的共性特征:如何筛选 “主力青睐标的”
通过对近期获主力资金大幅抢筹的 3 只个股进行深度复盘,吴老师团队总结出主力资金偏好的标的具备 “三高一低” 共性特征,这也是普通投资者筛选类似机会的核心参考:
1. 高流动性:确保资金进出顺畅
3 只获抢筹个股均为 “大盘股或中盘股”,日均成交额超 10 亿元,流通市值在 500 亿 - 1500 亿元区间。例如,某获抢筹的科技个股,日均成交额达 15 亿元,主力资金尾盘净买入 5 亿元仅占当日成交额的 33%,未引发股价大幅波动,既完成建仓又避免市场过度关注;反观流通市值低于 50 亿元、日均成交额不足 2 亿元的小盘股,主力资金若大额买入易导致股价暴涨,后续难以顺利出货,因此很少成为尾盘抢筹标的。
吴老师指出:“高流动性是主力资金选择尾盘抢筹标的的前提,投资者筛选时可重点关注‘日均成交额超 8 亿元、流通市值超 300 亿元’的标的,这类标的既能容纳大额资金,又能避免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交易风险。”
2. 高景气赛道:基本面支撑长期增长
3 只获抢筹个股均处于高景气赛道,分别属于 “新能源储能、半导体设备、消费升级” 领域 —— 这些赛道 2024 年行业增速均超 20%,且 2025 年增长预期明确。例如,新能源储能赛道因 “双碳目标推进 + 储能政策补贴”,2024 年行业装机量同比增长 45%,获抢筹的储能个股 2024 年净利润增速达 3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主力资金尾盘抢筹,本质是基于赛道高景气与个股基本面的双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