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界逆袭的强者:傅海棠与葛卫东的风险博弈
农民出身的傅海棠,用 5 万元在 18 个月内炒至 1.2 亿元,创造了期货市场的草根传奇。他拒绝技术分析,独创 “天道” 理论,坚信 “供求决定价格”。2016 年螺纹钢行情中,他从浮亏 70% 到爆赚 10 亿元,靠的正是深入钢厂、农田的实地调研。这位 “没有文凭的经济学大师” 如今仍保持着每月下乡调研的习惯,其 “调研 + 基本面” 的方法影响了大批期货散户。吴老师曾与他在农产品论坛相遇:“傅老师说‘坐在办公室炒期货就是瞎蒙’,这句话点醒了很多人。”
从期货市场转战股市的葛卫东,同样展现出超强的风险控制能力。2000 年数次爆仓后,他总结出 “趋势跟踪 + 严格风控” 的策略,2014 年抄底平安银行一单便赚 20 亿元。如今身家超 150 亿元的他,重仓科大讯飞、兆易创新等科技龙头多年,2024 年持仓市值达 110 亿元。华尔街称其为 “东条英机”,既忌惮其资金实力,更佩服其对趋势的精准判断。吴老师观察到:“葛老大重仓从不超过 3 只股,这风控意识值得散户学习。”
四、长线坚守的智者:刘元生与赵建平的时间玫瑰
在追涨杀跌的市场中,刘元生用近 30 年的坚守诠释了 “时间的价值”。1988 年他认购万科 360 万股股票,此后无论市场如何震荡始终不离不弃,27 年间原始投资增长 482 倍,持股市值高达 17.39 亿元。这份穿越牛熊的定力,让他成为价值投资的活化石。吴老师记得 2008 年万科股价暴跌时,有散户嘲笑刘元生 “坐了过山车”,如今再看,“能拿住优质股的才是真赢家”。
被誉为 “常青树牛散” 的赵建平,2003 年斥资百万入市,20 年间公开持股市值最高暴涨至 15 亿元。他擅长挖掘中小市值成长股,曾成功押中酒鬼酒等大牛股,2024 年仍在加仓格灵深瞳等科技标的。其稳健风格在波动市场中尤为可贵,年化收益率长期保持在 20% 以上。吴老师评价:“赵建平从不追逐热点,却总能提前布局潜力赛道,这就是研究的力量。”
五、逆向布局的勇者:魏巍与 “隐形股神” 吴老师的生存法则
魏巍的投资世界里,ST 股不是 “雷区” 而是 “金矿”。近 15 年来,他专注抄底困境企业,2025 年中报显示其持仓 18 家公司,市值超 15 亿元,其中中矿资源一只个股便持仓 7 亿元。同洲电子、ST 证通等个股翻倍行情,印证了他 “逆向投资 + 价值修复” 策略的有效性。这种 “别人恐惧我贪婪” 的勇气,源自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度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