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的标的筛选体系,本质是 50 条心法的浓缩,核心是 “政策优先、估值合理、资金认可”:
政策筛选(占比 40%):通过 “政策支持度评分”(行业补贴金额、规划文件优先级、监管态度)筛选赛道,如 2024 年 “十五五” 规划中,高端制造、创新药评分超 85 分,纳入核心赛道;
估值筛选(占比 30%):用 “PE 低于行业均值 20%+PEG<1.2 + 股息率≥2%” 过滤标的,如 2023 年筛选某消费股(PE 18 倍低于行业均值 25%+PEG 0.9 + 股息率 3.5%);
资金筛选(占比 30%):要求 “北向资金持仓≥5% 或公募持仓环比提升≥2%”,确保资金关注度,如 2024 年某工业机器人公司(北向持仓 6.2%+ 公募持仓提升 3%)。
实战案例:2023 年 Q4,吴老师用该模型筛选出某创新药 CXO 公司 —— 政策支持度 88 分(医保鼓励创新药研发)+PE 30 倍低于行业均值 20%+ 北向持仓 7.5%,学员布局后 1 年收益 45%,完美落地 “价值 50” 心法。
(二)策略执行:“50 条心法” 指导仓位与持有周期
筛选出标的后,吴老师用 50 条心法中的 “仓位管理”“长期持有” 心法指导执行:
仓位分配:核心标的(符合所有 30 条核心心法)占比 15%,卫星标的(符合 20 条心法)占比 10%,单赛道不超 30%,如 2024 年组合:创新药(30%:2 家核心 15%+1 家卫星 10%)+ 新能源(25%:1 家核心 15%+1 家卫星 10%)+ 消费(20%:1 家核心 15%+1 家卫星 5%)+ 现金(25%);
持有周期:核心标的持有 3-5 年(如某消费蓝筹持有 5 年,收益 120%),卫星标的持有 1-2 年(如某新能源材料公司持有 1.5 年,收益 48%),均以 “三大信号” 为持有依据,不盲目长期。
(三)风险控制:“50 条心法” 打造 “三层防护网”
吴老师的风险控制体系,是 50 条心法中 “风险控制” 类心法的落地,核心是 “事前筛选 - 事中监控 - 事后应对”:
事前筛选防护:用 “三不选” 心法(不选 ST 股、不选题材股、不选负债率超 70% 的公司)过滤高风险标的,如 2022 年规避某负债率 85% 的地产股,后续该股退市,学员成功避坑;
事中监控防护:用 “情绪指标”(融资融券余额、龙虎榜活跃度)监控市场,如 2021 年创业板融资余额单日增幅超 5%(情绪过热),提示学员减仓 30%,规避后续 20% 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