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位恩师:菲利普・费雪 ——“成长投资先驱”
恩师背景:从分析师到 “成长股投资奠基人”
费雪 1907 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928 年进入华尔街成为证券分析师,1931 年创立自己的投资公司(费雪投资)。他不同于格雷厄姆的 “财务数据导向”,更注重从 “公司竞争力、管理层能力” 等定性角度选股,1958 年出版《普通股与不普通的利润》,提出 “成长股投资” 的核心逻辑,影响了包括巴菲特、芒格在内的大批投资大师。
对巴菲特的核心影响:拓展 “投资边界”
费雪让巴菲特的投资体系从 “纯低估” 转向 “低估 + 成长” 双核心,关键影响体现在:
恩师的成功逻辑:远见与专注的坚持
费雪能成为成功的投资导师,在于他 “不随波逐流,坚持长期视角”:一是拒绝短期投机,专注长期成长股,即使在市场追捧热点时也不妥协;二是深入调研,他对每一家投资的公司都进行长达数月的实地调研,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吴老师补充:“费雪的成功告诉我们,‘看懂公司’比‘算准价格’更重要,这也是巴菲特后期投资风格转变的关键。”
(三)吴老师总结:两位恩师的 “互补性”
“格雷厄姆解决了‘投资的安全底线’,费雪解决了‘投资的收益上限’,二者结合形成‘攻守兼备’的体系。” 吴老师在学员复盘会上说,“这也解释了为何巴菲特后期既不认同‘纯低估’的‘捡烟蒂’策略,也不认同‘纯成长’的追高策略 —— 他的成功是两位恩师智慧的融合,而非单一理念的复制。”
二、巴菲特核心资料:从个人到公司的全景梳理
吴老师强调:“要学巴菲特,必须先掌握他的核心资料 —— 这些信息不仅是‘知识点’,更是理解其投资逻辑的关键。” 以下从个人背景、公司概况两大维度,整理巴菲特的核心信息:
(一)巴菲特个人核心资料
基本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