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24 年 5 月:市场分化下的 “传统” 与 “创新”
2024 年 5 月,全球市场呈现 “传统能源稳增长、创新药高波动” 的分化格局,两位大师的选择再次凸显 “市场土壤差异”。
(一)巴菲特的 “传统坚守”:成熟市场的确定性偏好
增持西方石油:押注能源安全
2024 年 5 月,巴菲特增持西方石油至持仓占比 8%,理由是 “全球能源地缘冲突加剧,传统能源的供需缺口将持续 5 年以上,确定性高于成长板块”。美股作为成熟市场,投资者更看重 “现金流稳定性”,传统能源的股息率(5%-8%)远高于创新药(1%-3%),符合巴菲特的 “价值偏好”。
减持科技股:规避创新不确定性
同期减持苹果等科技股,因 “美股创新药、科技股的研发风险缺乏政策兜底,临床失败、技术迭代等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如传统能源的盈利模式稳定”。
(二)吴老师的 “创新布局”:政策驱动的研发红利
布局创新药:临床突破 + 医保支持
2024 年 5 月,信达生物减肥药三期临床达终点,吴老师指导学员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如某 CXO 公司、某创新药龙头),核心逻辑是 “中国创新药的研发风险会被‘医保谈判 + 研发补贴’降低,临床达标的标的能快速实现商业化,政策会加速创新药的进口替代”。截至 2024 年 11 月,相关标的平均收益 42%,远超同期美股创新药板块 25% 的涨幅。
动态止盈:适配政策节奏
吴老师设置 “政策节点止盈”:当某创新药标的纳入医保谈判名单时,止盈 50%;当商业化销售数据超预期时,再止盈剩余 50%。学员通过该策略,在 2024 年 10 月医保谈判前锁定 30% 收益,规避了后续谈判带来的短期波动。
(三)差异根源:产业政策导向决定投资方向
四、吴老师的本土化智慧:从 “不同命” 到 “A 股适配”
三组 “同年同月不同命” 的对比,核心不是 “谁更厉害”,而是 “谁更适配”。吴老师的投资智慧,本质是将巴菲特的经典价值投资理论,改造为适配 A 股 “政策驱动、散户主导、高波动” 特点的实战体系:
(一)安全边际:从 “估值单一维度” 到 “政策 + 估值 + 资金” 三维度
巴菲特的 “用 5 毛钱买 1 块钱价值”,被吴老师改造为:
政策维度:属于 “十四五”“十五五” 支持赛道(如创新药、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