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度 2:产业周期 —— 抓 “成长期” 赛道的爆发点
高增长机会的本质是 “产业从萌芽期进入成长期”,吴老师通过 “渗透率、竞争格局、技术成熟度” 判断产业周期,锁定爆发前夜的赛道:
渗透率 10%-30% 是黄金区间:产业渗透率低于 10% 时 “风险高(技术不成熟)”,高于 30% 时 “增速降(接近饱和)”,10%-30% 是 “快速放量期”;
竞争格局 “一超多强” 或 “寡头垄断”:避免 “百家争鸣” 的分散赛道(如早期新能源汽车),优先选择 “龙头市占率超 30%、第二名差距明显” 的赛道,确保高增长红利集中于龙头;
核心技术成熟度≥80%:技术需 “过了实验室阶段、进入规模化量产”,避免 “PPT 技术” 赛道(如早期量子计算),通过 “专利数量、量产产能、客户反馈” 验证;
(三)维度 3:资金共振 —— 跟 “聪明资金” 提前布局
高增长机会的 “启动信号” 是资金集中入场,吴老师通过 “北向资金、机构资金、游资资金” 的联动判断,捕捉资金共振的高增长标的:
北向资金 “持续加仓”:北向资金作为 “长期价值资金”,连续 3 个月加仓的标的,高增长概率超 70%;
机构资金 “重仓新进”:公募基金季度报告中,“新进重仓 + 持仓占比超 5%” 的标的,往往是机构认可的高增长方向;
游资资金 “突击入场”(短线高增长):对于题材类高增长机会(如政策突发、事件驱动),游资席位(东方财富拉萨团结路、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单日成交额超 5 亿元,是启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