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焦点】2025 年 10 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算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两大核心目标:到 2027 年,全国算力基础设施整体利用率提升至 85% 以上(当前约 72%),新建数据中心 PUE(能源使用效率)控制在 1.1 以下;同时提出 “建立全国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推广算力复用技术、发展绿色智能算力” 三大关键措施。据工信部测算,该政策将带动算力基础设施投资超 5000 亿元,直接拉动服务器、AI 芯片、算力调度软件等产业链环节增长,年复合增速预计达 30%。
政策红利下,资本市场反应迅速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17 只有力契合算力效率提升方向的概念股获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重仓,合计持仓市值达 128 亿元,其中中科曙光、浪潮信息、海光信息等标的 QFII 持仓占比超 2%。这一 “政策 + 外资” 的双重共振,为算力赛道提供了清晰的投资锚点。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算力概念股存在 “政策解读难、标的分化大、外资逻辑模糊” 三大痛点:如何判断标的是否真正受益于算力效率提升?QFII 重仓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如何平衡算力股的高成长与高波动?深耕科技投资 22 年的 “股票合作老吴”(吴老师),凭借 “政策适配度 - QFII 持仓浓度 - 业绩兑现力” 三维筛选体系,已从 17 只 QFII 重仓股中锁定 5 只核心标的。其定制化合作服务更能破解 “节奏踏不准、风控缺失” 等问题,助力把握算力新政下的确定性机遇。
一、工信部算力新政:核心导向与产业链受益逻辑
《意见》并非简单的 “算力建设” 政策,而是聚焦 “效率提升” 的精细化调控,通过 “调度优化、技术创新、绿色转型” 三大路径,重塑算力产业链价值格局,每一条路径均对应明确的受益环节。
(一)政策核心:从 “重建设” 到 “提效率” 的战略转向
《意见》的核心突破在于解决算力行业 “供需错配、能耗偏高、复用率低” 三大痛点,关键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