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团队测算,2025 年微软 AI 相关总收入将突破 300 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的 18%,2026 年有望达 500 亿美元,成为继 Office、云服务之后的第三大增长引擎。
二、微软 AI 帝国的产业链机遇:从算力到应用的四维受益标的
微软的 AI 扩张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带动 “上游算力 - 中游云服务 - 下游应用 - 数据安全” 全产业链增长,吴老师团队通过 “关联度 + 业绩弹性” 筛选,锁定四大核心受益赛道:
(一)上游算力:AI 芯片与算力基础设施的 “卖水人”
微软的 500 亿美元算力支持计划,直接拉动 AI 芯片与算力基础设施需求,这是最直接受益的环节:
逻辑支撑:英伟达 H100 芯片占据微软 Azure AI 算力的 75%,2025 年 Q3 微软向英伟达采购 H100 超 20 万台,占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的 30%;随着 GPT-5 训练启动(预计需 10 万台 H100 持续 6 个月),2026 年微软对英伟达的采购量预计增长 50%,带动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5%;
业绩测算:吴老师团队预计,2025 年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将达 680 亿美元,净利润 320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42%、48%。
逻辑支撑:中科曙光为微软中国区 Azure 数据中心提供 AI 服务器(搭载英伟达 H100),2025 年 Q3 相关订单金额达 18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 25%;同时,公司为微软提供算力运维服务,服务费按算力使用量的 8% 收取,2025 年 Q3 该业务收入达 3.2 亿元,同比增长 280%;
估值优势:截至 12 月,中科曙光 2025 年动态 PE 仅 28 倍,低于 AI 算力板块平均 35 倍 PE,具备估值安全边际。
(二)中游云服务:微软 Azure 生态的 “合作伙伴”
微软 Azure 的 AI 业务扩张,带动国内云服务合作伙伴的订单增长,尤其是具备 “本地化服务能力” 的企业:
逻辑支撑:神州数码是微软 Azure 中国区核心合作伙伴,负责 Azure 云服务的本地化部署与运维,2025 年 Q3 承接微软 AI 相关云项目金额达 12 亿元,占公司云业务营收的 38%;同时,公司为国内企业提供 “Azure AI Suite” 的定制化服务(如金融行业的 AI 风控系统),2025 年 Q3 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