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2027 年 1 月 - 2027 年 6 月):品牌整合与文化融合,最终统一使用 “中金证券” 品牌,东兴、信达不再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存在。
根据中金业绩预告,合并后首年(2026 年)预计实现净利润 128 亿元,同比增长 25%(三家券商 2024 年净利润合计 102.4 亿元),主要来自运营成本下降与业务协同增收。
三、行业影响:非银金融行业开启 “整合新周期”
中金此次合并将产生 “鲶鱼效应”,从短期、长期两个维度重塑非银金融行业格局:
(一)短期:直接利好合并参与方与产业链配套
合并三方股价弹性:从历史案例看,券商合并消息发布后,参与方股价平均涨幅达 15%-20%(如 2020 年中信证券拟合并中信建投期间,两者股价分别上涨 18%、25%)。当前中金、东兴、信达股价均低于换股价格,存在短期套利空间;
投行与 IT 服务商受益:合并涉及的股权交割、资产重估、系统整合将带动相关业务需求,受益标的包括:①投行服务:中信建投(协助合并方案设计)、国泰君安(提供估值咨询);②IT 系统:恒生电子(承接交易系统整合)、赢时胜(资管系统升级);③法律服务:金达威(提供合规支持)。
(二)长期: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 “头部化” 趋势
此次合并后,行业 CR5 将从 28% 提升至 32%,预计未来 3 年将有 3-5 起类似规模的合并案例(如区域券商跨省整合、中小券商被头部收购),推动行业向 “头部集中、特色分化” 发展:
四、风险预警:合并过程中的 “潜在不确定性”
尽管此次合并具备较强合理性,但仍需警惕三大风险:
(一)监管审批风险
券商合并需经证监会、国资委、反垄断局等多部门审批,历史案例显示审批周期平均为 6-12 个月,若出现监管对 “反垄断” 审查严格(如要求剥离部分区域经纪业务),可能导致合并方案调整或延迟。例如 2022 年某券商合并案因反垄断审查延迟 9 个月,期间参与方股价回调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