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私募客户反馈,该组合 11 月以来浮盈达 15%,显著跑赢电子行业指数(9%)。
(二)散户客户:“底仓 + 波段” 稳健方案(100 万元规模)
底仓标的(60 万元):35 万元配置和而泰(龙头压舱)+25 万元配置拓邦股份(低估值安全垫),回调超 10% 补仓 10 万元;
波段标的(30 万元):18 万元配置英唐智控(高弹性)+12 万元配置 AI 算力 ETF(515070)(跟踪技术红利);MILOCO 销量超预期则加仓至 40 万元;
现金储备(10 万元):若行业渗透率数据低于预期,补仓底仓标的降低成本。
该方案截至 11 月中旬最大回撤仅 3.8%,2025 年以来浮盈 25%,兼顾收益与安全。
(三)产业客户:“协同 + 增值” 配置方案(2000 万元规模)
某智能硬件厂商客户需兼顾供应链协同与投资收益:
六、风险预警与监测体系
(一)核心风险提示
产品销量不及预期:若 MILOCO 首季度销量低于 80 万台,将影响上游器件需求,需减持生态绑定标的;
价格竞争加剧:若华为、苹果跟进推出低价中枢设备(降幅超 20%),将压缩行业毛利率,需减持中游制造企业;
技术迭代风险:若毫米波雷达等新技术快速替代现有传感器,需调整硬件标的配置;
数据安全风险:若出现重大数据泄露事件,将引发政策收紧,需减持生态应用类标的。
(二)全流程监测框架
监测维度 | 核心指标 | 阈值触发动作 |
需求监测 | MILOCO 销量、全屋智能渗透率 | 销量降 30%/ 渗透率升幅<5% 减持 |
竞争监测 | 龙头产品价格、市占率变动 | 价格降 20%/ 市占率降 5% 调整 |
技术监测 | 新技术渗透率、芯片算力升级节奏 | 新技术占比超 15%/ 算力升幅<10% 调仓 |
资金监测 | 北向资金流向、公募持仓变动 | 单日流出超 50 亿 / 持仓降 8% 减持 |